自动化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是在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电专业科基础上不断发展,历经数控部、工业自动化系、自动化系,2006年正式更名为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一融双高”,开创了学院一流党建工作新局面,获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入选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学院支撑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电子信息(控制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测控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3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0人,国家杰青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3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4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双创博士6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2208人,研究生137人。
学院是国家级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国内高校首创“数控技术”专业和自动化(机器人)专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江苏省工业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机电综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平台,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改教研项目10余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江苏省一流课程3门,省级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设立项3部,江苏省产教融合课程2门,出版各类规划教材20部。
学院坚持“四个面向”,锚定自主创新,拥有江苏省机器人与系统集成创新平台、江苏省高校先进数控与电力传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智能服务机器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仿生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形成了“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先进数控与智能制造”、“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四个特色学科方向。“十四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27项、市厅级项目18项、横向产学研合作项目260余项,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259件,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110余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赵文祥教授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学院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科生100%参与科技创新、科技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活动。近三年,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473人次,国家级奖项166人次。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1项,“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25人次,唐一鸣同学荣获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左右,考研升学率近三年保持在26%以上。
学院与来自美国、英国、芬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学院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承办了第二届“运动控制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2021年)、“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2022年)、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伺服与运动控制专委会会议(2023年)等多个国际国内会议,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国内外的知名度。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