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南京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成立于2000年,起源于原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定位,在“加强基础、强化应用、软硬结合、办出特色”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自学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五个专业。2024年计算机工程学院获批“计算机技术(085404)”和“密码(1452)”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25年开始招生。

我院软件工程学科为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专业类为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重点建设专业、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专业是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专业、校重点建设专业培育点;与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是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工程学院-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是省级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智能服务机器人国际联合实验室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学院先后与三十余家知名IT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南京工程学院-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入选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高等院校实施单位,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专任教师7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学院教师先后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学院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包括IEEE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等国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0项、市厅级项目27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250余项,累计到款7300余万元,发表论文4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50余篇,申请专利90余件,教师先后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4项。

学院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开展教学建设,先后与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金智视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征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欣网视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协同校内校外优质资源,持续优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探索校企人才培养新路径,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制定、授课团队联合打造、课程教材联合开发、教学平台联合建设等,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普及化”学科竞赛,实施“多样化”考试考核,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深入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双创培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院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年增强。

学院人才培养扎根于计算机专业,培养了大量计算机优秀人才,学生就业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华为、小米、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学院近五年年均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2023年年终就业率为98.19%。学生在省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2023/2024学年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一等奖、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37项、省级奖项95项,发表论文16篇,申请、授权专利21项,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取得新突破。学院充分挖掘产教融合合作成果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项目、竞赛、实训为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江苏省赛金奖,并成功进入国赛。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