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
历史沿革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始于1958年 建立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当年,筹 建中的甘肃农学院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合并,在甘肃武威黄羊镇 成立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是当时的五个系之一,先后设农学、 植保、土化、果蔬四个专业,2001年农学系更名为农学院,2004 年与园艺系合并成立新的农学院,2014年,园艺脱离农学院独立建院。从1958-1986年,在环境恶劣的黄羊镇,一批来自海内外 的优秀人才投入极大的热情开展农学系的建设,70年代后,在我 国旱农学、耕作学学科主要奠基人胡恒觉先生及多位学者的不懈 努力下,专业和学科建设明显提速,于1986年、1990年分别获 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授予权, 于1993年获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 申报获得“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准设立 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学院设作物生产系、作物遗传育种系、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系和植物科学系四个系,拥有农学、种子科学 与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植物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
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作物学一级学 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作物 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 种、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3 个方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有中药学和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作物)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方向),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植物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55名,硕博士研究生220名,留学生15名。农学专业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试点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目前专任教师45人,实验教 学人员3人,专职行政管理人员8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研究员)1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9人, 中级及以下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3人,博士生导师(含校外 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外导师)43人。现有国家“万 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1人,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霍英 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岗位科学家4人,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实验站站长1人, 农业部专家指导组成员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 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4人,甘肃省 飞天学者2人,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甘肃省现代农业 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人,甘肃省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 省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4人, 甘肃省先进工作者1人,甘肃省“陇人骄子”1人、“陇人骄子” 提名奖1人,甘肃省政府参事1人,甘肃省政协委员2人,甘肃 省青年联合会委员1人,甘肃省创新创业导师1人。现有甘肃省 省级教学团队2个、甘肃省教育厅协同创新科技团队1个,校级 教学团队1个。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