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大同师范学校开设的体专班;1984年大同师专开设体育专科班;1988年雁北师范专科学校开办体育专科教育;2000年雁北师范学院开办体育本科教育;2006年体育学院成为山西大同大学的二级学院。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已有24年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积淀较为深厚。现设有体育教育(2000年开始招生)、运动康复(2016年开始招生)共2个专业。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运动康复两个教学系和公共体育教学部。体育教育专业2013年被批准为山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021年体育学院获批体育专业硕士授权点,2023年招收第一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24年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夯实了我校体育学专业基础,为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9年获“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获“山西省模范集体”称号,2013年获“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专业基础理论综合第三名、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运动技能类竞赛团体三等奖,201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特殊贡献奖”。
目前,在职教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辅导员及行政管理人员9人;教授6人,副教授27人,讲师4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在读博士8人。在校本科生1575名,专业硕士研究生15名。
新建实验室8个;拥有综合体育馆、实训馆、气膜馆、标准田径场、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场地设施,基本满足了教学和训练需求。在利用我校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教学资源基础上,与大同市体育局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师资和教学场地资源共享。学院同时承担着全校大学体育教学及群体竞赛工作。
学院建立了院、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成立了由院领导、系(部)主任、教学督导、班主任和辅导员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形成了“检查、反馈、改进、再检查、再反馈”的良性运行机制。现有人文、体操、田径、球类、武术等教研室8个,学院推动团队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57项;出版著作、教材33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
学院形成了健美操、篮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跳绳、毽球等特色项目。近三年来各体育代表队在足球、田径、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网球、跳绳等运动项目上共获得全国特等奖3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7项,冠军24项、亚军18项,山西省大学生体育竞赛金牌18枚、银牌9枚、铜牌9枚和多项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优异成绩,各类体育比赛成绩稳步提升。以赛促教,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多年来,在大同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体育专业特点以及区域体育资源特色,学院明确了向应用型转变的办学定位和思路,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科教融合、产教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备“时代特征、大同特点、同大特质、区域需求、行业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体育类专门人才6000余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