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西城区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是1983年6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分析测试机构,建设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业务上受国家科学技术部指导。1991年12月通过计量认证(CMA),2001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CNAS)。

中心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齐全的仪器装备,依据国际标准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ISO/IEC17025),是我国金属及电子材料的权威检测机构,同时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测试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履行“分析测试的服务中心,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人员的培训中心”职能,定位于国家高水平的分析测试机构,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的测试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人才队伍

中心目前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和服务队伍。现有研发服务团队353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正、副高级技术人员86名。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23名,硕士以上技术骨干150名,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206名。拥有国家合格评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S)注册评审员11名,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认证检查员4名,有色金属工业产品认证师10名。技术力量雄厚,人才队伍结构合理。

二、主要成果

中心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1项,二、三等奖111项;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1200余篇,撰写论著23部;共取得国家专利170余项;

作为有色金属行业测试评价标准主力编制起草单位,编制及修订了国际标准10项、国家/行业标准559项,其中国家标准321项,行业标准238项;研制国家有证标准样品/物质162个,非有证标准样品1168个。

近5年,承担实施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40项;承担国家级项目17项,完成验收7项,在研项目10项;高纯有色金属系列分析方法研究及检测标准体系的建立、铝材表面浅黄色无磷、无铬预处理膜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