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西城区

稀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稀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稀土中心) 是国家发改委(前国家计委)1995年批复的第一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001年顺利通过验收并转制成立了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稀土冶炼分离及稀土磁、光、催化等新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开发。先后被发改委授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集体和重大成就奖。

近年来,稀土中心在稀有稀土材料的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等方面成效突出,为我国稀有稀土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主要成果

稀土中心及其前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稀土冶金工艺研究、新材料制备及应用开发的单位之一,研究领域覆盖稀土冶金与材料、稀贵金属、半导体、红外光学及医用材料等,大批研究成果在企业孵化转化,并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向行业输出了一大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及创新型人才,为中国稀有稀土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稀土中心在稀土材料、稀贵金属、半导体、红外光学及医用材料等领域取得科技成果500余项,向行业转让技术成果及专利实施许可18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50项;申请发明专利1000余项,拥有授权专利500余项;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0余项。

二、人才队伍

稀土中心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培养,现有科研人员200多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杰出工程师青年奖”一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建国70周年纪念奖章获得者9人,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稀土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1人,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0-15名,博士5-8名,已累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与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与美国佛罗里达磷酸盐工业研究所、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单位开展长期交流合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科技型人才。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