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朝阳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校概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1978年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质所是一个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地球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内唯一以研究新构造运动和现今地球动力作用为主的国家级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构造物理实验室,开展地球内部介质物理力学性质、断层力学与地震机理的实验研究,并逐步与地表构造变形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相互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地震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的重要基地。首创了活动构造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定量研究技术,获得了活动断层空间展布、几何结构等定量参数,为地震区划、工程建设和地震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在我国活动断层与地震成灾机理研究中发挥着带头作用。发现和论证我国存在具有喷发危险的活动火山,并率先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对活动火山开展研究,开辟了我国活动火山研究新领域。率先推进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我国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并积极探索激光雷达探测技术(LiDAR)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揭示了中国大陆特别是青藏高原的现今构造变形图像,为大陆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资料。在深入分析中国大陆活动构造、深部结构、地壳形变和地震活动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假说,指导了强震机理研究和强震预测实践。基于系统的构造物理实验,提出断层失稳前存在“亚失稳”阶段,揭示了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前兆现象及其物理机制,为探索地震前兆机理与地震物理预测提供了新思路。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内在关联性和相互触发性,率先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调查和分析我国历史自然灾害,提出了综合减轻自然灾害的理念、思路和技术,开创了我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领域,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简章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报名咨询
今日已有 1009 位学生成功咨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