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南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的文化和院训是诚信、严谨、挑战、创新,以此要求教职工以身作则并教育学生。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以及纳米材料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前三个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纳米科学与技术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以及控制工程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材料学科属于国家一级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0.69‰,软科排名全国第12位。

现有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先进纳米结构与功能材料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工信部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信部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先进微纳米材料与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以及投资1.5亿的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中心。学院拥有一流的仪器设备和科研环境,10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40余台(套),包括三维原子探针、聚焦离子束、氦离子显微镜、球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拥有标准化的纳米光电子学平台、纳米器件加工平台等先进基础科研设施,为进行材料、能源、器件等各领域的研究搭建了优良平台。此外,学校于2012年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由纳米材料创始人、德国科学院前副院长Herbert Gleiter教授任所长,德国科学院Harald Fuchs、Horst Hahn院士和中科院卢柯院士等为首席科学家,组建非晶与晶态纳米固体、自组装纳米结构和纳米金属材料等研究团队,另外还建有由青年首席科学家领衔的纳米能源材料研究组。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成就显著,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富有教学和科研经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院教职工总数16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防卓青1人、国家“优青”5人、青年长江4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海外优青等)12名,霍英东基金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高被引科学家13人次、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3人、国家级人才师资占比突破20%。另外拥有江苏省“杰青”5人、江苏省双创人才9人、江苏省特聘教授7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1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17人、江苏省创新团队5个、青年教授22人;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和海外博士生导师数十名。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形成了特种金属材料、纳米结构金属、光电材料器件、能量转换材料、智能焊接增材、先进加工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

学院长期坚持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与美国国家橡树岭实验室、俄罗斯乌法航空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兵器工业第52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研究,互派学生和教师互访,目前已接纳了法国、德国、新西兰、印度、俄罗斯等国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到我院开展研究工作。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培养了包括学术水平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博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