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理工院校中较早成立的人文学院之一,2015年6月更为现名。学院密切联系江苏省社会发展的实际,与江苏、长三角地区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政部门、 科技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承担了江苏省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公务员局、民政局、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委托的大量课题研究和培训任务。目前,公共事务学院承办的“江苏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是江苏省重点决策研究基地之一。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300余人,研究生近千人。下设社会学系、公共管理系2个系;设有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阿研究中心、基层治理与数字政府研究中心等;设有党政办公室、本科与实验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办公室、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办公室。学院建有公共管理、社会学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1个。
“十三五”期间,学院持续强化内涵建设,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师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0本(部),获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工作专业被评为国家“双万计划”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矫正社会工作”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和荣誉称号50余项,其中,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江苏省“互联网+”竞赛一等奖2项等优异成绩,涌现出了江苏省省先进班集体、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长奖章、五四奖章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经过“十三五”的持续努力,学院共引进各类人才2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提升到87%;其中45岁及以下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博士化率10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博士化率100%。新增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 “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人、 “双创博士”3人、青年教授5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面对未来,学院紧紧抓住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任务,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在学校精品文科建设的总体战略下,以“突出内涵、夯实质量、聚焦特色、转型升级”为重要发展思路,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专业实现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层次,将公共事务学院建设成多学科交叉、应用见长、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精品人文社科学院,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