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西城区

物理与天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首次开设的物理学课程。1922年成立了物理学系,是国内较早正式建立的物理系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辅仁大学物理系并入;1958年设立了核物理专业,并于1979年成立低能核物理研究所,2008年改名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1960年天文学独立成系,成为我国第二个天文系。2024年,为整合各学科方向优势,物理学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系及新材料研究院合并成立了物理与天文学院。

学科设置与师资力量

物理与天文学院涵盖物理学、天文学和核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如多尺度自旋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光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和科研人员,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科研成果与学术影响

物理与天文学院的科研成果丰硕,特别是在核科学与技术、天文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院致力于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天文学系在引力波探测、星系、恒星及高能天体物理方面备受业内关注,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