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治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甘肃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以学校国际法教研室(1996年)、丝绸之路国别政治与法治研究院(2015年)、丝路法学院(2017年)、国际交流学院(2017年)为依托,成立于2023年5月。2019年法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区位优势,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学院已形成了本科、研究生、国际生多类别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集科研、教学、社会服务、文化推广四位一体的教学实体单位。2024年获批教育部、中央依法治国办联合发布的“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建设单位。
学院现招收国际法学、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学专业(涉外方向)本科生、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本科生和国际留学生(预科、本科、研究生)。
学院已经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外籍A类专家一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人,占专任教师比61%,在读博士6人。语言背景为俄语者5人,阿拉伯语者2人,哈萨克语者1人,其他教师为英语背景。学院积极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推动有组织的教学科学研究。团队成员先后在《现代法学》《西北民族研究》《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权威出版机构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丝绸之路区域国别研究院(备案)1个、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1支,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培育项目3项。
学院现有丝绸之路区域国别研究院及下设中非法律研究中心、西亚北非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中外教育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体育法研究中心、海洋法与海事法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中心。
学院将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坚持“扎根甘肃,面向丝路带,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优化以涉外法治为主体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布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法律政策及国情文化,能够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为目标。为把我校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政法大学而贡献力量。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