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
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下设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工程系、微电子系、基础教学部、基础及专业实验室,现有教职员工近15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4人;福建省“百人计划”创业人才1人;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1人;厦门市“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4人;鹭江学者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数57人。
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五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在校学生1813人。其中2012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6年福建省全部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中排名第四,2022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并成为福建省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首个通过台湾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通信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台湾IEET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始终重视教学改革和内涵提升,近年来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学院获批福建省“光学工程”应用型学科、教育部授权“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拥有“光电技术与器件”、“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先进半导体微纳技术及器件”三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科协“集成电路与系统科技经济融合平台”、福建省高校“智能传感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市LED照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先进半导体镀膜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10多个省市校科研平台。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省、市及校企合作等各类科研项目200多项,科研经费2990万元,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主持编写省级标准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多篇,授权专利80多项。
学院目前拥有省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光电通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拥有四个专业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共40间近4200㎡,设备总价值共5800余万元。其中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SOPC(可编程线上系统)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均获得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资助。
学院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转型之需,牢固树立“以育人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跟踪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其成为在电子信息、光电、通信、微电子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保持在95%以上,就业专业相关度高,出国出境、考研升学比例及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同时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逐年增加,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高校电子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以及福建省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