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伊犁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概述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81年成立的物理系,以及2003年成立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基础上于2011年组建而成,是新疆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经过30余年的办学,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借助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对口援建,学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拥有新疆“天山学者”团队、新疆物理学重点学科、新疆应用物理学重点专业、新疆科技创新团队、物理学硕士点和新疆“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等教学与科研的人才队伍,拥有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新疆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的装备体系,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并存、教学与科研并重,在新疆高校物理学中处于领先行列的教学研究型院系。

二、新疆物理学重点学科(高原学科)

伊犁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是新疆高校省部级重点学科,是新疆根据区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物理学领域的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伊犁师范学院实施“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的支柱之一。

我院物理学科的建设起步于2002年,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借助南京大学的学科对口援建契机,通过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学科方向的共建合作,形成了立足于新疆丰富的矿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培养了一支结构相对合理的学术队伍,提高了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了学科的综合实力,扩大了本学科在疆内的影响和知名度。我院的凝聚态物理学科于2010年获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重点学科,在2015年的五年终期验收中获得优秀,并于2016年获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原学科)。

本学科形成了以下三个学科方向:1)凝聚态物理;2)光学;3)无线电物理。

本学科建设将以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为平台,以新疆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础,以“天山学者”团队、新疆科技创新团队和新疆“大学物理教学团队”为依托,以物理学硕士点建设为重点,以南京大学相关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本学科的对口援助为契机,通过进一步凝练三个学科方向的重点研究领域,构建一支富有学术竞争力、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不断推出学术影响大、服务能力强的科研成果,培养符合学院办学定位并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学科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积极有效地加快本学科的建设,力争将本学科建成特色鲜明、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动学校乃至新疆相关学科的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应用物理学“一流专业”

本专业是在原有的物理学专业的基础上,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转型发展而来。2009年,成功申报了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2011年,借助南京大学对口援建契机,我校与南京大学联合招收了应用物理学专业(凝聚态物理)一批次重点本科生。经过了由师范教育向师范与应用并重,再到师范与应用分开办学,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面向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专业改造过程,针对这一过程实施的教学改革实验获得了新疆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本专业获批为新疆普通高校重点专业(战略新兴专业)。2019年,本专业获批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自建设以来,紧密结合当地产业与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先后实施了面向铁电功能材料、新型水泥材料行业、碳化硅陶瓷行业、金属硅行业、区域LED等行业的人才培养。密切紧跟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为区域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人才支撑。

物理学院教师始终重视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增设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力度,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

四、新疆“天山学者”团队

通过数年的建设,新疆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以及学术交流都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于2014年申报获得了“新疆凝聚态物理学科天山学者岗位”,聘请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2名、主讲教授2名,天山学子1名。

五、新疆科技创新团队

通过新疆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的建设,本学科成员的学科归属得到了极大加强,“凝聚态物质的相变与微结构”、“凝聚态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两个校级创新学术团队的协作、创新能力等都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基于本学科在玻璃化转变机制研究的进展,于2014年申报获批了新疆科技创新团队“玻璃化转变机制探索”。

六、新疆“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本院大学物理学教学团队组建于1982年,经过近30年的努力,于2008年获得新疆教学团队称号。该团队主要承担本校各院系大学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和教研工作。

通过新疆“大学物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教学团队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模式,为新疆兄弟院校培训教师工作提供可推广、借鉴的示范性经验。

七、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

2005年借助南京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的对口援助契机,根据新疆高校学科布局,结合新疆矿产资源优势,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对口援建学科优势以及凝聚态物理学科特点(凝聚态物理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并且具有广泛的学科交叉性),于2006年7月成立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并于2009年4月获批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成为新疆重大科技开放平台。

实验室现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30台件,总资产1700余万元,面积约1000平方米。

实验室主要围绕凝聚态物理研究与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尤其是结合新疆丰富的矿物和能源优势,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与相关企业、院所开展合作与交流,为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人才服务,同时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提供平台。

八、新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在1981年原有的普通物理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6年组建而成,并借助于南京大学2005年以来的对口援建,于2008年获得新疆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筹),并于2013年正式挂牌。

本中心能为全校学生提供基础物理、综合与设计性实验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平台,同时可为伊犁地区中学物理教师、学生提供开展实验培训及各类物理实验竞赛的场所。

本中心将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与合作,增强示范辐射能力,为新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

九、伊犁绿色硅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为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学院结合自治区产业发展战略,在已有实验平台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23年1月申报获批“伊犁英才”科研创新平台——伊犁绿色硅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本中心结合新疆在绿色硅基材料领域产业布局,以新型碳化硅功能陶瓷、单晶硅、金属硅、弛豫铁电体、电池储能材料研发为重点,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方式,服务区域相关行业企业发展,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