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
一、办学历史悠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创建于1977年,其前身是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理化学科组,是2000年学校升本时第一批开办本科专业的教学单位。2012年12月正式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获得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化学专业是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是贵州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贵州省省级卓越人才培养项目专业。
二、教学平台完备
学院拥有良好的的教学条件,有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贵州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贵州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贵州省省科技厅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成分检测实验室1个、黔南州科技创新平台2个,建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是贵州省教育厅、工信厅“校工结合”助推地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单位。学院办公及教学科研面积近6000平方米。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GC-MS、ICP-OE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仪器设备40余台套,拥有试验台约120余台套,总资产1599余万元。
三、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已形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人,实验员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78%,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学院有贵州省“金师”1人,贵州省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1人,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8人,黔南州州管专家2人,六盘水市市管专家1人,黔南州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
四、教学质量突出
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1年以来,本科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46项(277人次),其中国家级9项(44人次)。获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8项。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40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北大核心4篇,参与授权专利2项。15名本科生考入(A区)高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超过75%,年终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5%。
五、教学科研成果
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教师承担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地厅级科研项目,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77篇,中文核心期刊73篇。
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共承担了各级各类教改项目39项,其中省级教改项目12项、地厅级项目2项,获批省级“金课”7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