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建立于2017年,现有产品设计、工业设计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6个专业方向: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箱包设计、鞋品设计、生活方式设计、虚拟时尚设计)、工业设计。目前是国内高等院校中唯一以“服饰”命名、聚焦服饰时尚产业、以艺为主、艺工融合发展的二级学院。
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695名,研究生141名,现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计学获批北京市设计学高精尖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设计学获评为A ;设计专硕在全国专业硕士水平评估为A+。目前,学院下设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两个国家级一流在建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包括珠宝首饰设计、箱包鞋品设计、虚拟时尚设计、生活方式设计四个专业方向;工业设计专业是北京市首批重点专业。2023年产品设计专业获得QS排名第7,被评为A+专业,位列全国前2%,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下设设计学学术硕士(140300)、设计专业硕士(135700)及机械专业硕士(085500),设计学学术硕士招收服装服饰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设计管理与时尚传播研究、设计创新与科技应用研究方向研究生;设计专业硕士招收色彩设计、珠宝首饰设计、鞋品与箱包设计、工业设计、设计管理、工艺美术方向研究生;机械专业硕士招收工业设计工程方向研究生。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拥有学缘关系丰富、梯度结构关系良好、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平衡、与时尚产业接轨的高质量艺工融合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教师6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27人,具备博士学位的20人,95%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领军人才 1 人、“中国优秀皮具设计师”2 人,教师担任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珠宝技能竞赛国家级总裁判长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裁判员,作为行业专家起草制定多项鞋类国际、国内标准及职业规范。学院还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 余人担任 我院的研究生导师。学院教师团队承担航天员舱内鞋设计研发,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饰产品研发设计等国家级设计研发项目。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着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聘请大量国际资源强化教学力量,实现人才培养的多维化,发起并成立第一个以中国为主席国的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加入 Cumulus、ico-D 等国际设计组织,协同全球优势设计教育伙伴形成设计学习交流网络。近年来,学院持续选派本科生前往米兰 理工大学、米兰新美术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台南应用科技大学以及台湾师范大学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换学习。学生在国内外重要设计赛事中屡屡斩获佳绩,如“红点设计至尊奖、红点设计大奖、国际钻石高阶会议 (HRD)钻饰设计大奖赛金奖、中国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大赛金奖、IFDC 国际鞋款设计大赛金奖、 中国 “真皮标志杯”鞋类设计大赛金奖、中国“真皮标志杯”箱包设计大赛金奖、中国国际配饰设计大赛金奖、“乔丹杯”中国运动 装备设计大赛金奖”等。学院坚持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发展定位 , 秉持“与美同行”校 训, 以“设计为人民服务,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设计观和育人观, 发挥特色专业教学优势,在专业教育中立德树人, 聚焦珠宝首饰设计、箱包鞋品设计、生活方式设计、虚拟时尚设计等特色方向, 为纺织服装产业、时尚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培养立志服务国家、社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 具有基础坚实、特色鲜明的产品设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理解社会发展趋势 , 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如航天员舱内鞋设计研发、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饰产品研发设计等。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赛事,并获得优异成绩,如德国“ 红点奖” 至尊奖、 红点设计大奖、 国际钻石高阶会议(HRD)钻饰设计大奖赛金奖、中国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大赛金奖、IFDC国际鞋款设计大赛金奖等国内外众多奖项。
作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单位,成立中国设计协会设计标准分会,是全国唯一拥有发布设计资质的组织,推动、制定和发布各类产品设计标准,整合阿里云、小米、海尔、商飞等100多家企业合作,为实践教学提供资源;张伟娟教授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37主席,在重要国际标准制定、传播中国文化、维护中国产业利益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设计产业政策推动设计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