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历史学系,因学科整合和民族学博士点建设需要,2018年7月在原历史系及相关研究院所的基础上成立了民族学学院;2022年11月,学校重新整合校内资源,将民族学学院更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是北方民族大学最年轻的学院,也是北方民族大学第一个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学院。学院下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西夏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以及历史学教研室、民族学教研室、四史教研室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
学院教职工45名,专职教师39名,其中教授17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名。多名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塞上文化名家,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 学院现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民族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学”一级重点学科,自治区“民族学”重点学科,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研究平台。近年来,学院专业团队申请到4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各级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采纳性批示20余项。
办学以来,学院培养出千余名本科生和百余名研究生,毕业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就业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大中小学教育、文博、考古等企事业单位。今后学院将立足丰厚的师资力量,牢固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五个一工程”等举措创新培养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成才成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将秉承“踏实、坚韧、执着、自信”的“骆驼精神”,牢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方向,踔厉奋发,勇于创新,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