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金城以西,滔滔河水;河畔之北,学府巍巍。坐落在黄河河畔的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以近五十年的执着求索和精神积淀,正阔步向新时代迈进。学院的前身是1974年创建的农村水电系级专业建制,1976年招收首届农村水利电力专科,1977年招收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1987年更名为水利系,1992年更名为水利电力工程系,1999年更名为水利水电工程系,2003年与机电工程系合并组建工学院,2017年成立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636人。
学院现设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5个本科招生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并于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现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北方旱区作物生产装备工程二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工程、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机械化领域(水利水电工程方向)推广硕士点。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分别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甘肃省农业智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工程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水利土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水工及水力学实验室、测绘实验室、结构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水资源及灌排实验室、BIM实验室、电站及坝工实验室等7个较为先进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校外建有近28个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有广泛联系与合作,参与《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0年在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探索设立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大禹班”和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
近五年主持国家、省部、市州级项目共计126项,总经费3199.1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91项,金额2300.86(万元)、横向项目35项,金额898.3(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共计93篇,其中SCI21篇、CSCD72篇;科研获奖共计8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奖7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获得的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申报专利共计43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出版专著5部。出版教材17部,省级一流课程2门。
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博士生、研究生指导教师共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人;50多名教师先后到国外及国内一流大学研修、访学和学术交流。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