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规划学院
在国家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学校于2010年整合地球科学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相关专业组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2023年,为更好地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在原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基础上,整合地球科学学院空间信息技术系,成立地理与规划学院。学院设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系、风景园林系、城乡规划系、建筑学系和地理信息与遥感系5个教学系,1个实验中心。
﹡学科专业
本科专业设置:学院现有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建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风景园林、遥感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信息科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建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现有学科点:学院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共建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测绘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现有学科平台:建有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及其东缘人文地理研究中心,共建四川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城镇与智慧旅游”四川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同时是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的支撑单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105位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柔性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四川省特聘专家1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3人、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2人,具有海外研修(访学)经历34人次。
﹡党建成果
学院获评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新时代四川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样板支部培育单位1个,临时党支部案例成功入选“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党建创新案例暨十大基层党组织”和四川省委确立的十八个先进典型,学院科研团队荣获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成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学院获评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建设单位。
﹡教学成果
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1个,出版高水平教材30余本。学院教师获首届全国行业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省赛二等奖、国赛优秀奖,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10余项。学院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科学研究
近五年,学院承担各类项目3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各类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年均经费3000余万元。近五年学院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教师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0余篇。
﹡人才培养
学生累计获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460余项。其中,获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6项,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教育部榜单竞赛中多次获全国一等奖等。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