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是在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的校址(万航渡路1575号)上建立起来的。

万航渡路1575号这片土地真可谓地灵人杰,不但培养大批政治家、经济学、实业家、科学家,还培养出了林语堂、邹韬奋、刘以鬯等一大批报人、出版家、作家。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其一诞生就有着不同凡响的文化血统和求真创新的育人学统。在学院发展的历史上,虽经过了两落三起的历史磨难,但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人民办好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理想从不曾被磨灭。

华东政法大学进行法制新闻教育的历史在全国是最早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法制报刊、法制节目、法制栏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法制新闻研究和法制新闻教育则远远不能满足法制传媒发展的需求。1986年7月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成立,同年,华东政法学院就率先为司法部、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承担了培训全国法制新闻报刊总编记者的重任。1997年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成立法制新闻培训中心,中心设在华东政法学院,主要任务是为全国的法制新闻工作者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1996年起,华东政法学院每年在法学二年级的学生中择优选出80人组成“法制新闻专门化班”,在法学教育之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新闻教育。

2003年人文学院成立,2004年开始招收新闻学(法制新闻方向)本科生,2005年开始招收文化产业管理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13年开始招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年开始招收传媒法制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5月,在整合原人文学院师资和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传播学院。

传播学院的成立,为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现在的传播学院,不仅仅培养法制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还依托雄厚的法学资源,培养与文化研究、文化传播相关联的复合型人才。

撷华育英——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家园

华政传播学院秉承“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以知行合一、重视实践的教育理念,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娴熟的合格人才。

学院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实训,成立有以“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原则的全真模拟校内实际平台——新视传媒集团。集团每年组织一次沪上高校校园媒体峰会,研讨学生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对策。学院有先进的校园演播系统,可以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学院有一支充满爱心的团学工作队伍,有一支认真负责的教学管理队伍,还有一支活力无限的教学师资队伍,可以为每一个来到传播学院求学的学子提供一个充满人文关爱的家园。

“家人文,爱传播”是学院的文化图腾。亲爱的孩子们,亲爱的年轻朋友们,我们在这里等待,等待你们的加入,等待与你们在传播学院邂逅出一段值得今生回味的风景。

添薪加火——年轻学者实现自我的乐土

传播学院现有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和汉语言文学四个本科专业。2014年学院获批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20年、2021年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相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传播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下设“法制新闻研究中心”“传播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中心”“数字文化研究中心”“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可以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综合研究平台,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年轻朋友们,如果你是等待盛开的花朵,传播学院就是你梦想的沃土;如果你是准备起飞的雄鹰,传播学院就是你展示风采的天空;如果你是擅于耕耘的园丁,那么传播学院将为你提供一块待播种的净土。总之,选择了华政传播学院,你就走近了成功,选择了华政传播学院,你就选择了值得期待的人生。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