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前身是震旦大学医学院牙医系创建于1932年。1952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牙医系则改称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全国最早建立的4个口腔医学系之一。1987年10月,改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同年10月,随之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是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上海市地方高校高水平建设学科。口腔临床医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口腔基础医学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正畸科和口腔黏膜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黏膜病学是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不仅是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此外还拥有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材料测试中心、上海市口腔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口腔医学先进技术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授予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在我国的唯一口腔颌面与头颈肿瘤培训中心和国际内固定修复学会颅颌面亚太培训中心,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国内唯一口腔正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口腔正畸专科医师中国考试基地,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口腔种植与修复专科医师培训考试中心以及SORG口腔颌面外科中国培训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口腔医学院校。现有邱蔚六和张志愿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顶尖牙科专家Maurizio Tonetti教授,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名,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1名。
十四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含海外)3项、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5项、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项,国家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项,工信部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750余篇,其中45.3%的论文发表在JCR分区Q1区杂志上。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及各类行业协会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全国临床与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卫健委“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三等奖、上海医学会上海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等科技成果奖7项;荣获树兰医学青年奖、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奖、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树奖二等奖、美国牙周病学会ROBINSON牙周再生奖、欧洲牙周病学联盟EFP成就奖、意大利牙周病学协会SIdP伽利略奖等科技荣誉9项。现有2个国家级平台、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5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高度重视基地平台绩效评估工作,历次评估均获“优良”。
口腔医学院作为我国高层次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国家教学示范培训中心,是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也是上海市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示范基地。目前在校学生有口腔五年制、口腔5+3,口腔七年制、口腔八年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口腔医学院的教学基地主要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有口腔综合治疗椅位506台,床位323张。
口腔医学院于1981年获得主管部门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1年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口腔医学院现有口腔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6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8名。《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黏膜病学》和《口腔解剖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口腔正畸学》为国家级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口腔外科学》是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医学》分别获得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线下和线上本科课程,“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免疫学》、《牙周病学》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颅颌面外科学》是上海市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口腔黏膜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口腔黏膜系统整合课程》是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显微外科重建》、《颞下颌关节外科及微创外科》、《数字化口腔正畸隐形矫正基础课程》是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3D数字化根管预备技术及评测虚拟仿真实验》是上海市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D数字化根管预备技术及评测》是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口腔颌面部肿瘤》课程获上海市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口腔医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学院牵头主编的多部口腔统编教材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教学成果方面,《创新能力导向的口腔医学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名师引领,四位一体”培养卓越口腔医学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进阶式全周期口腔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荣获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口腔颌面外科学》规划教材第8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我院主办3本中文学术期刊和1本英文学术期刊。《上海口腔医学》为Medline收录期刊,《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官方刊物,《口腔材料器械杂志》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会刊。英文学术期刊《Frontier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edicine,FOMM》于2019年5月创刊,并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牙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牙学院、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牙学院、日本大阪齿科大学、日本福冈齿科大学等近30所海外院校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曾多次成功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