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
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重点聚焦风电、光伏太阳能、锂电池及储能等新能源产业领域,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
学院依托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在清洁能源技术、储能技术2个二级学科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承担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支持项目--新能源与储能技术新兴交叉学科培育建设任务。
学院规划布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油气储运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等新能源相关本科专业,2024年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92%,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包括1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人才培养是学院工作的中心任务,毕业生以良好的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欢迎,近年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88%以上。在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学生荣获包括“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竞赛”等在内的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仪器。新建锂离子电池精密制造与智能检测实验室、掺氢/纯氢气渗透率测试系统、风光互补发电新能源实验系统、智慧新能源虚拟仿真系统等实验实训平台。另外拥有油气水多相流试验装置、等温长输油管道实验装置、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3D增材制造创业创新实验室等,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本硕学生高质量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积极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6项,横向项目15项。发表专业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并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等政府及行业协会科技奖项多项。
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研发,先后与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西蓝焰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晋城富泰华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晋城富士康)、山西百孚百富生物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弘晟盈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辉光映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晋城市暗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国家煤层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建“煤层气产品质量”博士工作站;与山西金鼎高宝钻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山西省煤层气装备开采装备创新中心”;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及教师互访交流。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承担新使命,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使命,瞄准能源科技发展最前沿,加快内涵式发展,推进高质量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奋力谱写出精彩的太原科技大学能源新篇章。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