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院与中医药研究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始建于1985年,前身为天津中医学院中药系,2004年更名为中药学院。现开设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药物制剂学、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学(合作办学)6个本科专业,下设基础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资源、药理、药物化学和药物制剂9个教研室及1个科研中心。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35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79人。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CJ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市级一流课程4门。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是以科研、教学、开发为主要任务的研究机构,前身是中医药研究中心,2007年7月更名为中医药研究院。研究院包括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中心、药学部、药理部、生物学部和制剂学部,形成了中药成分、药效评价、作用机制、毒性机制、制剂及工艺、临床评价、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七大核心技术平台。
研究院现有职工93人,在张伯礼院士和高秀梅教授的领导下,形成了由院士领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和教育部长江学者领衔的现代中药研究队伍。研究院实验室面积约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逾3000台套,总值1.7亿元。
研究院作为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方剂学重点实验、教育部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依托单位,以“严格、严谨、求实、创新”为院训,在中药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研究院主持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