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介绍
(一)专业学位类别概况
出版专业学位于2010年开始设置,2011年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招生。目前全国有33所学校拥有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22年颁布、2023年实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出版专业学位可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
出版专业学位是针对出版业及相关领域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型学位,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出版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出版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模式、质量标准上突出职业要求,将学术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为出版和相关文化教育部门提供编辑加工、印刷复制、发行营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学位类别内涵
出版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涉及图书出版、报刊出版、音像与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其他出版新业态等。图书出版是通过对书稿的策划、组稿、选择、编辑、印刷复制,向公众出版发行的专业活动。报刊出版是通过对报刊栏目的设计、稿件的选择与编辑,通过印刷复制后向公众发行的专业活动。音像与电子出版物出版是将文字、声音和(或)图像等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采用封装形式发行,通过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等播放或使用的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
内容编辑加工,形成数字化内容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络传播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已经开设“编辑出版学”“出版发行学”“数字出版”等与出版专业密切相关的本科、硕士或博士专业的学科方向,具有稳定的师资力量,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和校内外行业教师;能结合人才培养开展立德树人与培根铸魂相结合的出版思政教育;与出版单位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能为培养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与教学场所。能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由学校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联合培养,能为每个学生配备1个校外行业导师。校外行业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出版实践经验,能定期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扩大学生的视野。
有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出版专业实验室,并与出版单位共建3个以上的实习基地。申请单位应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其中,出版专业相关的图书不少于20000册、期刊不少于30种、专业数据库不少于5个。
奖助体系完备。具备较好的校风学风,校纪严明。有严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工作。
(三)专业学位类别服务面向
出版专业学位面向的职业领域是出版业及相关行业。其就业岗位的核心领域包括图书出版、报刊出版、音像与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其他出版新业态等,涉及出版物的编辑加工、印刷复制、发行营销、进口出口、运营管理等岗位。非核心领域包括大型企业、社会组织等,涉及编辑策划、新媒体运营、行业管理等多个岗位。
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等领域从事出版物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复制、发行营销,数字出版的创意策划、内容编辑、信息资源服务、跨媒体运行以及出版行政管理等具体工作。
与其相衔接的职业资格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其中初级和中级通过参加全国统一举行的考试获得;高级资格的认定逐步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制度。
(四)培养目标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成为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出版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出版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扎实的出版业务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出版研究的能力,具备在出版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引型、复合型、专家型领军人才。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出版硕士在思想政治上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方针政策,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等科研成果,都应该是在出版各领
域实践中进行富有成果的独立工作的真实反映,具有坚持真理、严谨认真、学术诚信的品格。出版硕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要熟悉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装帧设计、校对、印刷复制、发行营销、运营管理、数字出版等各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应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基础技能,积极从事出版实践,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化水平;应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
出版硕士应具有较好的职业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二)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基础知识
出版硕士应具备较好的语言文字知识、古今中外文化知识、科学与技术知识等,具有良好的逻辑修辞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辨别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和多义字。能够正确理解、使用成语典故。能够准确辨别、使用常见的繁体字、通假字和异体字。能够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出版硕士还应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计算机排版工具,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内容组织与发布等数字出版基本技能。出版硕士还应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阅读和理解出版专业外文资料,并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2.专业知识
出版硕士应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外出版史、出版学概论、出版物编辑与制作、出版物营销、数字出版及技术、出版企业经营与管理、出版法规等课程,选修出版策划、出版评论、出版市场及调研、出版业电子商务、出版网站设计与管理等课程。能熟练掌握出版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我国出版领域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出版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等知识与方法。能够熟练写作编辑应用文,如选题报告、审读意见、约稿信、退稿信、内容提要等文案、书讯、书评、出版物广告等。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出版硕士培养过程中突出出版实践导向,强调实践教学。出版硕士在学习期间要从事具体的出版物编辑加工、印刷复制、发行营销、运营管理等实习与实践,由高校组织,出版单位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连续的6个月。具体内容可根据专业研究方向需要,围绕课程教学及毕业论文等进行。专业实践完成后须提交字数不少于6千字、具有较高内容价值的调查报告或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实践作品。
(四)获本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要具有下列基本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出版硕士应具备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出版硕士应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能熟练使用不同检索工具,通过分类号、关键词、著者姓名等检索途径阅读、分析、理解本专业领域的相关专著、论文、报告等文献资料以及检索相关网络资源,并通过课堂讲授,专题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渠道获取知识。
2.实践研究能力
出版硕士应具备从出版专业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问题的能力,且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和不断的实践加以改进和解决。应能够对出版活动中所需解决问题的目标、需求、环境因素、限制条件等进行分析;能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对比、优化;能对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设计,计算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的需求并制定可行性计划。
3.发现问题能力
出版硕士应对出版领域拥有敏锐的感知,能及时把握出版领域的最新动向,并能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有创见性地发现问题。要能在全面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并且将出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出版理论研究联系起来,发挥自身优势,经过深入讨论和研究,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而加以研究。
4.解决问题能力
出版硕士不仅需要较高的发现出版领域问题的能力,更应该具有解决该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问题,弄清该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实践范畴。其次,要仔细研究出版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再根据讨论的结果适当地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根据实践的结果进行总结,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
5.组织协调能力
出版硕士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沟通、洽谈、协调、交流、组织以及国际交往的能力。在实习实践中,对出版物策划、编辑加工、印刷复制、发行营销、进口出口、运营管理等活动,能有效进行资源协调、人际沟通等工作。
6.应用写作能力
出版硕士应具备较好的应用写作能力。能熟练撰写各类出版应用文,如选题报告、审稿意见等编辑业务文件,出版说明、内容提要、编者按等书刊辅文,出版广告、出版物评论等宣传文字,以及与作者与读者往来通信等编辑工作书信。能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规范,体现出版硕士从事出版实践工作的应用能力。
(五)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是针对出版实践领域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性学位,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出版硕士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内容把关能力,掌握出版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研究、解决出版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论文要能体现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出版硕士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出版实践进行选题,可以是出版专题研究、出版调研报告、出版案例分析报告、出版策划等,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要有足够的独立完成的工作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体现学生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论文选题要与出版实践密切相关。
出版专题研究类论文是对出版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要能体现作者已掌握出版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出版工作的能力。要求作者立足出版领域,针对出版业的实际问题,系统运用出版专业知识、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形成对出版实践有启发价值的成果或方案。
出版调研报告是对出版领域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研究成果,应体现作者掌握出版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出版工作的能力。要求作者运用科学、规范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出版领域具体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研究,获得第一手的数据或资料,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能为出版专业实践问题提供决策参考或政策咨询。鼓励在此基础上对出版实践模式等的提炼创新。
出版案例分析报告是针对出版领域实践情况的研究,应体现作者掌握出版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出版工作的能力。要针对出版实践领域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如出版人、出版物、出版单位、出版事件、出版组织、出版现象、出版政策等,深入到案例现场中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以探寻共性的客观规律。
出版策划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具体出版产品及其制作说明,由“出版产品(或部分出版产品展示)”和“出版策划报告”两部分组成。
“出版产品”指作者在相关出版理论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产生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符合出版活动规律、具有独创性、科学性、文学性或艺术性的智力成果。对传统出版而言,是图书、期刊;对数字出版而言,是电子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产品。
“出版物策划报告”是对制作的出版产品(或部分出版产品展示)进行的分析、阐述和说明。出版策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应用性和工作量,体现作者掌握出版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承担出版工作的能力。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符合基本的写作规范,应是学位申请者自己独立完成,若涉及团队工作,需注明属于团队工作并明确写清个人独立完成的内容。论文要框架合理,材料丰富,数据准确,方法得当,工作量饱满。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字数应在3万字左右,应包括1.封面;2.版权声明;3.题目;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5.英文摘要和关键词;6.目录;7.正文;8.注释;9.参考文献;10.附录;11.致谢、后记;1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说明等。
资讯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