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态学专业介绍
民族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结合了生态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不同民族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该学科旨在探讨不同民族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
学科背景和定义
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研究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的文化、风俗、信仰等如何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它涵盖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和方法
民族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生态环境对不同民族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影响:例如,研究长江、黄河等水系、山脉、高原等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
民族人口规律:作为重要的研究因素,探讨不同民族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功能和动态规律性。
研究方法包括: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研究资料。
田野访谈法:通过实地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调查编目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编目。
定量评估法:通过量化分析评估研究对象的特征。
原地观测法:在实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
学科历史和发展现状
民族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起源于1941年的民族植物学。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类逐渐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民族生态学的研究。目前,该学科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将在未来的实践中逐渐明确和完善。
著名学者和研究成果
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生态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以植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可持续生态学为骨干、民族生态学为特色的学科方向。该学科在荒漠特有植物抗逆生理生态与进化机制、自然保护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生态系统固碳过程及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