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专业介绍
文物专业主要包括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文物保护技术两个方向。
文物与博物馆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包括历史学、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等。目前,我国文物事业正处于高需求、快发展的时期,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就业方向广泛,包括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创意产业单位等。
文物保护技术
文物保护技术也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教学的特点是文、理科交叉与理、工科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它旨在培养掌握文物保护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具有文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及实际技能的应用人才。课程设置涉及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以及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该专业是20世纪90年代末根据社会经济及文物事业的发展需求特别设立的,开设院校包括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就业方向包括文物保护机构、考古部门、博物馆等。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