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草业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草业科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社会人文素养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科学技术基础厚的要求,能在草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多学科融合型人才,以及能在草坪绿地、园林绿化、高尔夫球场和其他运动场建设与养护的草坪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草业科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部分。
草业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遵照国家教育部规定设置,专业教育课程根据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构建,由4类课程群组成,即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创新创业拓展课程。
理论课程
- 通识类知识
具备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1门外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知识。
-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物理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9门核心课程。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选开其中的6~8门。
-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普通动物学、普通生态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农业微生物学、测量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草业信息学13门课程。其中,普通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土壤学、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等课程,建议设置为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大纲要围绕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编写;其他课程为建议设置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一致的前提下,允许在教学安排、学时数上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减。
-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为草地调查与规划学、草地培育学、草地保护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草类植物(牧草及饲料作物、草坪草)育种学、草产品加工学、牧草种子学、草食动物饲养学、牧场管理学、草业经济管理学和草坪学。
- 创新创业拓展课程
高校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在规定学分内自主设置相关创新创业拓展课程,不做硬性规定。
就业方向
草业科学专业主要就业方向有:草业科学研究教学单位、农林畜牧部门与相关行业、环境保护部门与相关行业、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及相关行业、草地运动经营管理单位及各类相关机构,可以从事草业科学相关领域研究、城市园林绿化、草地运动场管理、草种生产、草产品加工和贸易、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种草养畜等有关的专业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