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介绍
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是为满足我国民用飞机设计、生产、使用和维护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一门新兴学科。该专业依托国防科工委紧缺学科——适航技术与管理,采用本硕连读优秀生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概述
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下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研究如何确保民用航空器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满足安全标准。适航性是指航空器所具有的固有安全飞行特性,涵盖飞行性能、操稳特性、静动强度、机械装置、动力装置及机载设备等各系统的安全品质。该专业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适航法规、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以及适航工程管理等理论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
1.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
2.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思想政治课、体育、外语、军事理论、文史哲等。
3.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类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和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等。
4.专业核心课程: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飞行器系统设计、航空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结构与强度、发动机控制、航空电子、航空电器、机载计算机、通信与导航、飞机制造基础、现代飞机装配技术、民用航空法、航空安全工程原理、可靠性原理、飞机安全性设计与分析、适航规章、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适航管理工程等。
5.专业选修课程:民机导论、黏性流体力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有限元基础、交通安全工程、飞机稳定性与控制等。
6.工程实习与社会实践:金工实习、飞行器拆装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力学和电学基础,掌握飞机总体设计、飞机系统设计以及飞机适航性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适航法规和标准,能从事飞机总体和结构设计与适航符合性评估、飞机系统安全性设计、可靠性工程、飞机适航审定以及适航管理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研究、工程应用和管理人才。
就业前景
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航审定中心:如中国民用航空上海适航审定中心、中国民航沈阳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等,主要从事对航空器设计、制造阶段的审查。
2.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如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司、地区管理局适航处等,主要从事适航相关立法决策、执法监督、适航主管机构委任代表等工作。
3.航空公司:如国航、东航、南航等,主要从事机务工作,适航专业学生进入这些单位后,公司一般不会安排其做适航工作。
4.航空研究所:主要从事技术设计工作或与技术相关性很大的管理工作。
5.航空生产企业:如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沈飞、成飞、西飞等,其中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是于2008年5月专门为自主研发大型客机项目而成立的。
6.外资或合资航空企业机构:如空客天津总装公司、波音中国公司等,主要从事适航生产监督、持续适航维修、适航数据采集、交流沟通协调等工作。
7.学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适航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审定技术研究与管理中心等,从事适航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
8.航空报社、杂志社和出版社:主要从事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采访和编辑类工作。
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巨大,就业前景广阔。随着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将成为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