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工程专业介绍
制糖工程专业是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聚焦于解决生命过程中必需的糖源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学科积极融合生物技术、营养学和现代材料学等高新科技,紧跟国际糖生物学、糖药物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专业研究方向
1.糖类物质及其药物的制备与生物利用
-
重点研究大分子活性多糖物质的化学动力学基础理论,探讨其化学结构、物化性质与药理性能。
-
研究食用多糖以及真菌中多糖蛋白的制备机理和营养保健机制,开发微生物多糖及其药物、生化制品。
-
通过生物工程方法对天然生物多糖进行改性及利用,增加活性多糖物质的生物合成效果,开发新的多糖药物。
-
选择合适的生物培养过程,探讨天然糖质资源在生物利用过程中的新方法及其机理。
2.天然糖质分离纯化新方法新技术
-
涉及从可再生性植物糖质资源中提取和精制小分子糖类物质(如蔗糖、葡萄糖等)的提纯分离问题。
-
从各类生物糖质资源(植物、微生物、动物组织等)中获取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分子多糖物质的提取纯化新技术新方法,如特定酶降解、色谱分离、超临界萃取、双水相萃取、膜分离和生物结晶等技术。
3.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理论与技术
-
关注现代材料与材料加工理论在碳水化合物领域中的应用,开发高效应用技术在生化、医药和保健功能食品领域。
-
研究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包括超分子化学结构、改性环糊精包络动力学及平衡结构等。
-
探索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工程化技术,特别是节能型多效真空降膜蒸发浓缩装置与控制、功能低聚糖和各种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的生产新技术等。
培养目标
制糖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制糖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需了解国际上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糖类物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及其分子结构与性能的检测分析手段。能够运用化学工程、生物化工、食品科学及环境化工等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来开拓本学科的新工艺、新理论、新产品。具备较强的独立科研、设计和教学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就业前景
制糖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前景,可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甘蔗糖业、食品加工生产公司、生物化工企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专业教学、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检测、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等工作。随着糖生物学、糖药物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愈加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