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学专业介绍
世界中国学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世界中国学是继汉学、中国学之后出现的以中外互鉴为核心内涵的第三种中国研究学术形态和分析典范。
历史背景和发展
世界中国学的概念最早在2004年的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的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提出,并被广泛接受。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研究日益显示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各国对中国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术语境和学脉传承谱系。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中国学应运而生,旨在推动本土的中国学研究和国外中国学的交流互鉴,减少误读,化解歧见,凝聚共识。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世界中国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历史与文化研究:探讨中国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
-
社会经济研究: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政策变化。
-
区域与国别研究: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
-
跨文化交流: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学术交流与合作
世界中国学提倡在掌握世界范围内中国研究动态并对其进行再研究的基础上,推动本土的中国学研究和国外中国学的交流互鉴。通过对话和批评,形成本土的问题意识、分析话语和原创性理论,促进全球性思想的产生。此外,世界中国学还通过论坛、研讨会等形式,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该领域的不断发展。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