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了“双一流”计划,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那么,什么是“双一流”计划?它为何如此重要?又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让我们一同探寻“双一流”计划的内涵与意义。

什么是“双一流”

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简称,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旨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计划。
世界一流大学
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学,它们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世界一流学科
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的学科领域,这些学科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国际领先地位。
“双一流”战略的目标是在全球高等教育舞台上提高中国高校的地位,推动若干所中国高校进入世界顶尖大学行列,同时带动一批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双一流”计划的背景和实施

目标一
1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选定若干具有潜力的高校,集中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使其在国际排名和学术影响力上取得显著提升。
目标二
2打造一流学科
支持部分学科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领先地位,通过重点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学科创新和发展。
目标三
3提升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
目标四
4促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双一流建设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又一项重大举措。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该方案强调以学科为基础,通过重点建设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

“双一流”计划的入选高校

2017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高校需要通过周期性的评估,根据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双一流战略,中国希望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进步,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并在国际学术界占据重要位置,从而支撑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