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考研VS往届生考研,谁的成功率更高?

据中国教育在线近年发布的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往届生参与考研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25年预计会超过50%!

年份 报考总数 往届生比例 应届生比例
2021 377万 43.8% 56.2%
2022 457万 47.2% 52.8%
2023 474万 48.44% 51.56%
2024 438万 51.82% 48.18%
2025 388万人报考,往届生占比预计超50%

当下,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社会整体对学历的重视程度较高,致使许多往届生希望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层次,从而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与薪资待遇。这就导致了往届生报考人数的逐年上升。

一、报考的优势和劣势

1、应届生

①学习状态好

应届生知识体系完整,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度高,记忆力较好。能快速适应高强度的学习,使备考效率最大化,在基础学科的考试中有较大优势。

②资源丰富,学习便利

校内考研资源丰富,获取便利。图书馆有大量专业书籍和学习资料,各类考研讲座、名师辅导班可供参加。在与同学一起备考的良性互动中形成持续进取的备考氛围,能最大程度的发挥集体学习的效能。

③试错成本低

即便考研没有达到预期,也可以以应届生身份转向考公、考编、找工作等。备考和求职可以双线并行,实现升学与就业无缝衔接。这种多重选择能有效降低决策的风险,为职业发展提供灵活的缓冲空间。

④不足

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因为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而选择考研,导致备考的动力不足。部分考生缺少实践经验与社会阅历,在复试环节中展现出的专业认知深度和问题解决视角略显不足。

2、往届生

①备考经验丰富

许多往届生是“二战”甚至“三战”的“老手”,他们对命题趋势、科目特点及应试技巧都有精准把握。相比初次考研的应届生,往届生在备考规划上更有经验,能合理安排时间,精准把握重点。

②目标明确

往届生往往是因为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决定考研,如突破学历门槛实现晋升,或是为了实现跨行业发展的转型。这种清晰的目标感,能让他们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保持专注,克服困难。

③社会经验丰富

在面对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的题目时,往届生的工作和社会经验,能为答题提供更多素材和思路。在复试面试环节,他们成熟稳重的表现,以及对专业与职业发展的独特见解,也更容易给导师留下好印象。

④劣势

往届生脱离了校园的学习环境,可能需要重新找回学习状态以适应高强度的学习节奏。

往届生往往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同龄人已经取得职业进展的对比下,其选择继续深造的机会成本更为凸显。

二、报考建议

基于应届生与往届生的一些特性,更推荐应届生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点击查看详情: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荐往届生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点击查看详情: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边学习边工作,非脱产的学习能有效减少往届生的生活与心理压力。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一览表
教育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心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工商管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电气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 土木水利非全日制研究生
法律(非法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环境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 交通运输非全日制研究生
医疗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 临床医学非全日制研究生 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研究生
制药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 航天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 城乡规划非全日制研究生

无论如何,考研能否成功上岸,关键并不在于应届生和往届生的身份,更多取决于个人努力、学习方法、心态调整等多方因素。

只要目标坚定、规划科学、方法得当、心态稳健,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能在竞争中崭露头角,实现升学理想。

前一篇: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制学费详解

后一篇: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制学费详解

举报内容
  • 内容不真实
  • 旧闻重复
  • 内容质量差
  • 软文广告
  • 侵权投诉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