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解析(含考试科目、开设院校)
来源:路灯考研发布时间:2025-10-06 09:45:29
材料科学与工程以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的内在关联为研究主线,涉及材料制备、加工、表征及循环利用等全流程技术体系。该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涵盖了物理学、化学、冶金学、陶瓷学、聚合物科学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
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聚焦材料物理化学行为规律及成分-结构-性能关系研究。该学科研究涵盖介电超晶格、纳米材料等方向,涉及分子、原子、电子多层次材料设计与应用开发。课程设置注重数学、物理、化学基础与工程应用结合,包含材料设计、材料分析方法等理工交叉课程。
2、材料学(080502)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及性能间关联的学科,为材料设计、制造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其核心在于揭示制备工艺、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内在规律,涵盖金属、高分子、无机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四大基础类别。学科融合固体物理学与材料化学理论,与机械、电子、生物等工程领域交叉,形成结构材料、电子材料、生物材料等分支。研究方向包括粉末冶金、相图设计等传统领域,以及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等新兴方向,强调结构-功能一体化跨学科研究。
3、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将材料加工成为人类所需求的各种零部件的应用技术学科,它覆盖原金属塑性加工、铸造和焊接等专业,与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机械、自动控制等学科联系密切,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内容。
2、英语
一般考英语一,难度相对较大,词汇量要求更高,阅读理解文章难度也更大。
3、数学
数学一或数学二。数学一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主要涉及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内容相对数学一少一些,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
4、专业课
①材料科学基础:多数院校的核心专业课,涵盖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及相互关系,知识点繁多,以简答题为主,部分院校会结合金属学与热处理考察。
②物理化学:高分子方向或化工背景较强的院校常考,涉及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③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相关方向的必考科目,知识点琐碎,需注重背诵和理解。
④材料力学/理论力学:部分院校会考察,侧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分析。
⑤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少数院校设置,考察材料表征技术等前沿内容。
*注:各院校考试科目有所区别,以院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为准。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开设院校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
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报考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 | 学习方式 | 学制 | 学费 |
华中科技大学 | 全日制 | 3年 | 2.4万 |
青岛科技大学 | 全日制 | 3年 | 2.4万 |
南开大学 | 全日制 | 3年 | 2.4万 |
内蒙古大学 | 全日制 | 3年 | 2.4万 |
辽宁科技大学 | 全日制 | 3年 | 2.4万 |
江苏大学 | 全日制 | 3年 | 2.4万 |
点击查看更多: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招生网 | |||
西安工程大学 | 非全日制 | 3年 | 4.5万 |
点击查看更多:材料科学与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网 | |||
安徽工业大学 | 同等学力 | 2年 | 2.0万 |
北京工商大学 | 同等学力 | 1.5-2年 | 2.3万 |
河北工业大学 | 同等学力 | 2年 | 1.5万 |
湖南科技大学 | 同等学力 | 2年 | 2.2万 |
西安工业大学 | 同等学力 | 2年 | 1.1万 |
华北电力大学 | 同等学力 | 2年 | 3.0万 |
点击查看更多:材料科学与工程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 |
四、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目标
1、硕士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材料设计、制备、表征、性能优化及工程应用的能力;熟悉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现代实验技术、计算模拟及数据分析手段解决材料研发中的关键问题;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在科研机构、高校或企业从事材料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成为材料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博士培养目标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原创性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解决材料设计、制备、表征及应用中复杂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推动学科前沿发展;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跨学科创新能力,能在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引领材料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技术突破,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科研与技术领军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