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林芝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是西藏高校中成立最早的工科院系。1971年筹建于西藏民族学院,其前身为西藏民族学院机电队,1973年由陕西咸阳迁入西藏林芝八一镇,并改名为“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农机水电系”,1978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西藏农牧学院”后,为适应西藏经济的发展,于1982年停办“机械维修技工”和“农机修造”专业,扩展了水电专业方向,并改名为“西藏农牧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随着学科的发展,2006年8月“西藏农牧学院水利电力工程系”改称为“西藏农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2010年底又更名为“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我院现有教职工51人。专任教师40人(含外单位5人)。其中教授12人(含两位援藏教师),副教授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具有博士学历10人(含两位援藏教师),硕士学历20人,在读博士7人,在读硕士3人,研究生学历人数达75%。行政人员5人、专职辅导员6人、实验员4人。

我院现有各类实验室20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原水力发电实验室);基础及专业实验室18个;拥有高原水电工程科研创新平台1个,长江学者陆光华教授建设的高原水环境与水生态实验室1个。另有校内农业综合试验场1个(校实习农场);校内实习电站实践教学基地1个;3个校外实习基地(多布电站、老虎嘴电站、鲁下水文站)。

近年来,水土学院以“高原水利,土木逐梦”的学科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2022年,获批了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招生规模从十年前的2-3人/年,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招生规模显著提升,2020年招生20人,2021年招生27人,2022年招生35人。学院注重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近十年,加强了与校外企事业(如水电九局西藏分公司、西藏同悦工程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如中科院成都灾害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北京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养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得到显著提升。近十年,研究生按期毕业率、学位论文合格率、就业率均达到100%。

我院紧跟党和国家政策,瞄准自治区急需的科研目标,开展区内外科研力量整合与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将创新作为科研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在申报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中,实现稳中上升,近年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81项。主持科研经费方面,增长了10倍,从十年前的30万科研经费发展到目前科研可支配经费达300万。在科研成果方面,发表了许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尤其是在SCI论文检索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论文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知识产权方面,近年来一直稳步发展,共获得专利授权50余项。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我院现在校生规模已达到1300余人。学院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精髓、凝练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拓创新,形成和推行了学生工作“112234”工程,其核心内容是:明确1个目标:培养可靠接班人和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秉承1个理念:“以生为本”这个工作理念;突出2个结合: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遵循2个规律: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狠抓3个措施:以学生自我民主管理作为基本模式,以健全的事务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工作保障,以正确的领导、坚强的队伍、科学的管理为依托;把牢4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的教育方针路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近年来,学院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专业学习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实践锻炼活动,有力推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我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不断提高,将为西藏的水利、土木等行业输送更多的技能应用型合格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撑、做出更大的突出贡献。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