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合肥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无线电系”,2010年6月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我国雷达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剑旗受聘担任学院名誉院长。近年来,学院主动聚焦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安徽、立地顶天、开放合作、融合发展”办学定位,争一流、重服务、创特色,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群”的核心支撑,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坚持一流党建引领。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与省内地市、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拓展党建工作“朋友圈”,以“七个聚焦”推动支部建设实现“七个有力”,以“三个融合”引领学院发展走通“三条路径”。近年来,学院党委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电磁场第一党支部获评“省级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院10余名师生获评“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安徽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加强一流平台建设。学院建有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空间电磁环境感知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工程研究中心(筹)等8个省部级科创平台,并与区域地市、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安徽省传感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新型半导体材料的专用功率器件专用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电波传播观测站(安徽大学站)等11个校园嵌入式、校外先导式新型教研平台。

聚焦一流人才培养。学院已建成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的完整学科体系。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等5项;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大赛”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屡获佳绩;本科生升学读研比率保持在50%以上。毕业学生深受科研院所、高校、政府行政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用人单位青睐,校友中涌现出王亮(国家级人才IEEE-Fellow)、刘琦(国家级人才),焦丹(普渡大学终身教授IEEE-Fellow)等著名学者12人;华为无线基站首席专家吕劲松(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洪一(“魂芯二号A”总设计师)等行业精英人才50余名;为省属本科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输送了90%以上学科带头人。学院深化校所、校企、校地合作,以产教贯通、产教嵌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实践了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新型模式。

汇聚一流人才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专任教师8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51人,安徽大学二级教授3人,另聘任及柔性引进20余名高层次人才,助力高水平平台建设。学院坚持引育并举,近3年来,从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水平人才30余名,凝聚有国家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高被引学者、安徽省人才计划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13人次。近年来,围绕“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组建特色科研团队3个,聚焦一流本科教学要求组建《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11个,一批教师(团队)先后荣膺安徽省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安徽省优秀导师团队、安徽省教学创新团队、李世雄奖教金等奖项荣誉,8人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一等奖。

强化一流国际合作。学院与美国Allen脑研究院、美国普渡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英国物理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达成合作意向,为专业人才创造了优良的科研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条件。出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参加国(境)外学术交流活动资助管理办法》,对学生参加海外访学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进行全额资助。近年来,学院主办第五届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国际会议(ICEICT 2022)、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国际论坛(ISEICT 2023)、NSFC-RGC青年学者论坛,吸引全球近千名专家学者相聚安大。

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30余项,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发项目230余项,并连续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科研到账经费从年600万元抵近年5000万元,五年总额突破1.5亿元,位列学校理工科学院首位。师生在《Nature Method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国际专利20余项、国防专利2项,发布国家标准1项;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0项。

砥砺奋进新时代,荣耀电院再起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赓续百年初心,焕发实干精神,勇担一流使命,以“国内一流电院”奋斗目标为驱动,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里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再添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注:数据截止到2024年10月)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