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中心)的前身是安徽大学外语系,最早成立于1929年,是安徽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现有教职工总数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72人,教授26人(其中外籍教授1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人,外教8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3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杰青1人,省优青1人。
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稳居全国前列,省内第一。设英、俄、日、法、德、西6个语种,拥有安徽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为国家和地方输送外语人才一万余人。培养出赵一凡、顾曰国、朱刚、査道炯、吴贇等学界权威或青年长江学者;60多人被外交部录用,方遒、胡章良、戴庆利任驻外大使,戴庆利曾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首席翻译;彭树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倪四义任新华社国际部主任,吴嘉任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经济发展官,霍建强任新西兰议会议员,桂四海成为了香港新船王,宛敏芳任香港西特兰公司总经理、电影《非洲遇见你》出品人,王耀民任上海三问集团董事长、i-baby品牌创始人,许根宝任安徽景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等等。
科学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肇始于1929年,经方重、朱湘、冒效鲁、戴镏龄、杨醒夫、章振邦、巫宁坤、白嗣宏等著名学者培育,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础坚实,成绩斐然。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特色鲜明,马祖毅主撰的《中国翻译通史》系该领域的开山之作,大洋洲文学研究所、俄罗斯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机构,欧盟研究中心和拉美研究所为教育部首批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另设有多语种术语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基地、白俄罗斯研究中心、阿塞拜疆研究中心、中西文化比较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心、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社会服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与政府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合作平台。与安徽省外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建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咨询报告多次参与国家决策,获中央首长批示。服务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外交部“黄山国际会客厅”、国家援南苏丹医疗队、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国家外交外事活动。助力江淮汽车、东华科技、科大讯飞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交流我院师生依托科研平台,通过国家留基委项目、校际交流等渠道,赴国(境)外访学、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国际组织实习等,8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赴英、日、俄、德、法、西等国家交换学习的本硕学生年均100余人,赴国(境)外攻读学位的毕业生年均30余人;积极参加安徽大学孔子学院建设。同时,我院接收海外留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