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虹口区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1.历史沿革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日语学科点之一,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学院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2月,在这一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增设了日语专业,作为专业教研室附属于俄语系。1960年9月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1984年4月日语专业单独建立日语系。1998年5月,日语系改名为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下设日语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两个专业。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文革”后第一批获得该授予权的单位。1996年,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0年12月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2017年包括日语学科在内的上外外国语语言文学学科入选一流学科A+。2019年日语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称号。

2.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正式在编教师33名,其中教授6(4名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6名,讲师11名,副教授以上的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60%。全体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有28名,占比超过80%。所有教师均有日本留学或赴日本高校进修1年以上的经历,其中13人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或学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学院还长期聘请4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日籍专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等著名高校。

3.教学科研

学院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本学科在职教师共完成科研成果900余项。其中教材、词典、音像作品共200余部,专著近30部,主干教材80余部,发表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的论文600余篇。近年来成功申请到近30项各类课题,其中,国社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学院教师编写的新版《日语综合教程》5—8册等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系列,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同为“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的《日本近代文学史》和新版《日语综合教程》1—4册也已相继出版。学院还承担着上海市自学考试命题及阅卷、全国日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阅卷、上海市沪江网共同合作的互联网日语数字化教学等重大教学任务和社会服务工作。

4.国际交流

学院国际化教育与交流事业历史悠久,成果喜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国际化学术交流以及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至今已与日本、韩国等27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活跃的校、院际合作关系,合作院校覆盖日本大部分地区与主要城市。学院每年派遣2名左右教师赴日本、韩国等国家访学、进修或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学院在东亚地区日本学研究界影响力逐年上升。为培养适应新形势国家需要的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学院每年派遣约59名品学兼优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赴日交换留学半年或一年(免日方学费),其中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全公派赴日本大阪大学、韩国仁川大学等公费留学的学生数量达到22名,在国内各大高校日语专业中首屈一指。此外,每年约60名同学获得各类自费赴校际交流院校留学的机会,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每年还得到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物语教育基金等组织的公费赴日研修项目的支持。学院单届本科生在学期间出国交流比率达到80%以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出国交流比率达到60%,稳居国内各大高校前列。东京外国语大学等日本校际交流院校每年会定期派遣本科生和研究生来本学院进行日语教学实习,促进了学院教学工作的国际交流。

5.人才培养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每年招收近150名本科生、35名左右硕士生、5名左右博士生,培养各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在国内名列前茅。

学院主要以培养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学、文化、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政治、外交、教育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目前本科阶段课程拥有日语语言文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两个专业,以及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辅修英语方向和辅修翻译方向。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计六十余门,涉及日本语言、文学、经济贸易、文化、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居全国前列,其中“日本近代文学家名著导读”课程是上外第一门全面完成并正式上线的“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由“爱课程”网站正式发布,同时,网易公开课、央视公开课也进行了同步播放。“日本文学导读”“日语语法教程”为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基础日语I”、“高级日语I”、 “日语语音”、 “日语实用语法”、“日语口译”、“日语写作”、“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获评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及一流本科课程。“日本文学选读”、“日语语法”、“基础日语”为上海市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学院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日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日本近代文学史”、“基础日语语法”、“中级日语语法”、“日语翻译”、“日语语音”等课程均已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其中“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课程获评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达到FD-QM课程认定标准。

硕士有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中日互译、日本学(日本经济、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教育、日本政治)4个研究方向,共开设课程24-26门。

博士阶段有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两大研究方向,共开设课程16门。在目前国内同类型专业中,是日本学研究方向最为齐全的院(系)之一。学院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是上海乃至全国培养专业日语人才的主要基地。

近年来,学院学生多次荣获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国日语播音口译大赛、全国日语专业大学生同传比赛、上海市日语演讲比赛、“共立杯”日语演讲比赛、全国研究生日语辩论大赛、中日友好之声日语演讲比赛、“中华杯”日语演讲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等比赛中获得佳绩。近四年来,共有20人次获得全国各类日语竞赛的前三名。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除了抓好课堂教学之外,学院还非常重视学生课余的日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日语假名书法比赛、日语朗读比赛、日语会话比赛、日语演讲比赛、俳句创作比赛、日语口译比赛、日剧配音比赛、日语角、日本文化周、米饭团大会、红白歌会、日语合唱比赛、日本文化知识竞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校园生活。第二课堂活动中,我院学生还与日本外教、日本来沪留学生开展频繁的多层次交流活动,构筑起了良好的语言和日本文化的学习环境。此外,学院的学生社团,如动漫社、御茶社、空手道社等也积极活跃,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日本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于2017年成为获得教育部认定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心以培养具有出色日语水平和日本学研究能力并能担当起中日文化交流桥梁作用的人才,建设成上海最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日本研究中心为目标,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咨政服务为宗旨,在充分发挥本校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立足基础研究,在承担一定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致力于将本中心打造成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于一体的日本研究专业机构。

中心与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高木诚一郎所长)、日本防卫研究所(饭田将史主任研究员)、日本东亚共同体评议会(菊池誉名事务局长)、日本总研(大泉启一郎主任研究员)、日本国际论坛(岛田晴雄理事长)、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关志雄[日本人]主任研究员)等有学术合作和经常性互访。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综合国际学研究院、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九州大学语言文化研究院、名古屋大学人文学研究科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大阪府立大学日本语・日本语教育研究所、学习院女子大学国际学研究所等著名高校的研究机构均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申请科研课题,开展合作研究。

中心每年都派遣科研人员利用访学、学术交流等机会赴日本进行田野调查。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有7人次、5人次、2人次、6人次前往日本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民间团体、企业进行调查和访问,获取相关研究的一手资料和数据。今后,中心将进一步与东京外国语大学、法政大学、筑波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等著名高校展开合作,推进共同研究项目,加强有关日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田野调查。

中心的未来规划是基础研究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努力打造成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智库和我国重要的日本研究基地。

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中国外交部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设立的首家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本中心依托上外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东方语学院韩语系、中国学研究所及校内其他院系的师资力量进行中日韩三国合作研究、东亚区域合作研究以及中日韩三国的国别研究等各类学术活动,现有各类专、兼职研究人员约40名。中心正重点推进具有上外特色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国别考察视角下的中日韩合作研究、中日韩高端翻译多语对联合培养、中日韩文化精品互译项目以及中日韩合作研究成果的对外宣传等重点项目。2015年11月本中心联合校中东研究所及东京外国语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首次举办的“中日韩与中东关系”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