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延边

药学院

延边大学药学教育始于1976年10月,吉林省最早设立的高等药学院校。经过44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强、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药学人才。

学院实行大类培养, 现有药学、药物制剂等2个本科专业。新生入学后,前三个学期按药学类培养,第三学期末专业分流。专业分流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学生意愿,加强分流指导。学院统筹考虑学生志愿、参考大类期间学习和实践成绩等因素,综合考核确定分流专业。其中,药学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8年11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全国药学专业认证,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和“十三五”吉林省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药物制剂专业2021年被评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29省市招生,在校本科生627人。学院鼓励学生参加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暑期学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药学职场社会实践、实验技能培训等,近几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近20项。

药学学科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博士和硕士二级学位授予权点,此外2011年获批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药学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和“十三五”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A类),民族药学(朝药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名列第33位,在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陆续获得B-类。2022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279名,博士研究生54名,外国留学生4名。

现有专职教师70名,其中正教授33名,副教授22名,讲师15名。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人、吉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吉林省创新创业人才4人、吉林省卫生厅创新拔尖人才2人、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科研春苗计划人才1人,延边州金达莱学者1人、延边大学图们江学者4人、延边大学青年图们江学者A类4人、延边大学青年图们江学者B类7人,中国药理学会优秀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人、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1人。

以药学学科为依托,双聘中国工程院陈芬儿院士成立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手性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和延边大学制药工程创新研究中心,引进“外专千人计划”学者建立吉林省高校药物靶点与药物活性筛选重点实验室和延边大学分子药物研究中心,并建设有国家外专局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朝药研究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管理局民族药(朝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中国朝鲜族传统医药研究国际合作基地、吉林省高校朝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朝医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延边大学医药健康产业研发中心、延边大学医药健康产业中试基地、吉林敖东药业博士后科研基地(共建)、吉林敖东药业博士研究生工作站(共建)等。

近5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1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67项,科研总经费达695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达6036万元,获得新药证书1件,新药临床批件2件,医院制剂批件2件;发表学术论文358篇,其中SCI收载论文289篇,获授权专利26项,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等奖项。近5年来,本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28人、研究生242人、药学本科生760余人;获得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校优秀博士论文14篇;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5篇,校优秀硕士论文29篇,为国家医药健康产业不断提供了科技与智力支撑。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