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外国语学院
学院概况
商务外国语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94年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外贸英语专业。学院负责本院各专业本科生、学校研究生以及全校公共外语的教学工作。学院现有英语、商务英语、法语三个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开设英语专业商务翻译方向、2012年开始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2020年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2016年新增法语专业。学院下设英语系、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系、商务英语跨境电商系、非通用语系、大学英语一系、大学英语二系和行政办公室。目前有商务英语研究所、经济话语研究所、翻译研究所等3个校级研究机构。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优良,现有教职工91人,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总数为32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0%。讲师49人,占全院教师人数的58.5%。学院常年聘用英语外教2名,法语外教1名。在承担主干课程教学的教师中,曾有过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留学、进修、讲学、进行国际合作研究等学术经历的占比达到60%。
特色定位
学院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目标,依托学校经管类学科大平台,在外语专业坚持“外语+商务+国际化”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外国语、中国心,复合型、国际化商务外语人才;在公共外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分层分块教学,积极构建基础技能、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文通识、复语等五类课程体系,大力开展数字外语教与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广西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商务外语人才。
学科专业
学院锚定外语学科这一根本,守正创新,推动语言类学科与经管类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不断夯实翻译硕士基础,积极培育区域国别学学科特色,并探索翻译学科与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外引内培高质量人才,举行“问道讲坛”等系列活动,不断厚实校际学术资源,拓展教师学科视野,锻造翻译、东盟区域研究的高质量学科建设团队。
学院以商务英语、英语和法语三个本科专业为支撑,以“英语+商务”差异化发展模式为主线,扎实推进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商务英语为广西最早获批的商务英语专业之一,2016年被评为自治区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在自治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综合评估中排名第一,2023年被中国软科评为B+专业,全国排68位,2024年被校友会评为六星级专业,在应用型高校排名全国第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综合商务英语》等6门课程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学院资助建设《当代中国概要(英)》《中国—东盟文化概要(英)》等20门“三进”示范课。
近年来,教师获得国家哲社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4项、厅级11项、校级10项、横向课题22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7项、厅级7项,校级1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区级三等奖3项、校级二等奖4项。在《中国翻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6篇,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日报》《广西日报》转载或发表理论性文章6篇,《当代广西》刊发我院党员教师2篇理论文章并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出版专著8部、译著13部、教材4部。学生发表论文11篇。
人才培养
本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学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创业意识突出。各类外语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近三年学院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比赛、跨文化能力等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0余项,自治区级奖励50余项,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90项。学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主动融入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区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近三年,学生出国率、考研率持续增长,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83.7%,高于学校平均水平,社会评价好。
校园文化精彩纷呈。通过开展“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比赛、广西高校大学生非通用语技能大赛法语演讲比赛、广西高校学生泰语演讲公开赛、外语商务推介大赛、跨文化交际比赛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夯实学生专业素养。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获国家级2铜、区级2金1铜;笔译比赛获国家级1银、区级1金1铜;写作比赛区级2银2铜;阅读比赛区级1铜。2023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大赛获全国二等奖、区级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第三届“外研社•国才杯”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选拔赛三等奖。
社会实践丰富多彩。开展政务实习、“三下乡”和“两创一挑”、企业游学等实习实践活动,为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提供翻译、志愿者服务,与行业共建“深-广跨境电商学院”和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产学研协同育人成效明显。
国际化特色鲜明。累计派出455名学生赴美国康博斯维尔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管理与金融学院、泰国清迈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访学,接收法国、泰国等国际留学生来校访学。深化澜湄合作,助力RCEP建设,连续8年参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中老柬缅泰越6国大学生同台竞技,多次问鼎赛事最高奖项。
育人成果丰硕。近年来,获国家奖学金10余人,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00余人次。200余人考取翻译、跨境电商、BEC等职业证书。50余人考取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爱丁堡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学生就业质量高,就业率长期保持在学校前列,连续3年荣获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集体”。多次荣获学校“五四红旗分团委”“易班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