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武汉

音乐学系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完成建制于1986年,成立于1987年2月20日。其前身可上溯至中南音专1956年成立的“民族音乐研究室”和湖北艺术学院1978年成立的“音乐研究所”。1984年,音乐研究所开始招收民族音乐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音乐学理论专业大学生,现已发展为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历年培养的毕业生多已成为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文艺团体、新闻媒体的知名专家、教授、艺术家和业务骨干。

音乐学系发展初期,致力于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并形成中国民族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术传统,之后,在传统学科基础上,不断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结合,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目前音乐学系本科阶段有3个专业:音乐学理论、音乐管理和戏曲音乐,下设民族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音乐管理4个教研室,涵盖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考古学、音乐传播学、音乐编辑学、音乐声学、音乐文献学、音乐管理等研究方向,形成了“突出传统全面开放又相互交叉”的学科发展态势,其中,荆楚音乐、编钟古乐、乐律学、道教音乐、佛教音乐、琴学、区域音乐史、西方现代音乐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音乐学学科中居于前沿地位,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

音乐学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更是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音乐学系在职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4人。在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全体同仁的努力下,2019年,音乐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音乐学理论”为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湖北民间音乐》《世界音乐导论》为湖北省精品视频课程。多年来,学院依托音乐学系先后成立了“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中心”“中国音乐考古中心”“音乐声学实验室”“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新世纪以来,音乐学系教师在科研方面不断努力钻研,共获批国家级、部级项目12项,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项、后期资助1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1项。两位教授3项学术成果荣获第七、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音乐学系作为会议发起者或主办、承办方,先后举办了多次享誉海内外的学术会议,如每10年1次的“国际编钟会议”(1988、1998、2008、2018)、“第二届东亚乐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中国律学学会理事会议暨律学、音乐声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2014)、“第五届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学科建设研讨会”(2016)、“西方音乐学会第三届青年学者论坛”(2018)等。

音乐学系将秉持“立足湖北、辐射华中、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继续发扬传统、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充分发掘和完善音乐学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和音乐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