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2003年8月,主要以电力生产过程为行业背景,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设有大学最早的学科和专业。自动化系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三个本科生培养专业;拥有电力生产全过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电力生产过程仿真与优化控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保定市综合能源系统状态检测与优化调控重点实验室。多年来,自动化系在优化控制、仿真建模、模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发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火电机组仿真机”荣获国家十大科技成就奖;参与研发的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校生1800余人。
自动化系秉承“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理念,近年来以“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为目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拥有一支勇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教职工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1名,其中高级职称占70.6%,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90.2%,40%以上教师具有赴美、加、英、澳、俄、日等国从事访问学者及科学研究的经历,大部分教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工业生产领域的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和工程技术基础。
自动化系注重走“教学、科研、创新、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学生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思政课程建设以及大学生创业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在电力生产过程建模、仿真、控制、优化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与综合能源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包括火电站仿真及其支撑系统、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火电厂运行性能在线诊断与优化控制系统、大型火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火力发电节能降耗与减排技术、现场总线仪表、网络安全隔离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数字孪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综合能源调度与管理系统、新能源发电及储能技术等,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科技奖励。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保节能等领域。
一直以来,自动化系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努力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自动化系全体师生将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