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全校本硕博13000余名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资格。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研究生思政课等六个教研室,两个部级科研机构设置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是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学院还拥有一个校级科研机构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2020年12月,学院入选第二批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6人,其中一线教师30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13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5人。学院多年来坚守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最前沿,不断改革创新,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院拥有一名北京市高校思政课特级教授、两名北京市高校思政课特级教师和四名校级教学名师。2007年以来,张付、林媛、王锦刚、王宇英、葛耘娜、张露璐、杨雁鸿、吴俊、杨洋等教师先后在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毛明华、张付、马成瑶、王宇英、阴军莉等教师荣获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榜样和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等称号;2016年,赵波、阴军莉两位教师受聘为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2017年,刘东建教授受聘为第二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刘东建教授主讲的《媒介与社会》入选“国家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2021年吴俊、杨洋老师荣获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二等奖;2022年李威颖老师荣获第十二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高宇老师获三等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50余人,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传媒政治、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传媒伦理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2016年5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共同成立了中国传媒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为党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