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由1928年成立的雕塑系和新兴的公共空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组建而成。学院以“大雕塑”为学术思想,下设雕塑系、公共空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以雕塑艺术东方学为核心理念,固本溯源,守正创新,开拓、探索当代雕塑艺术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学院教育与研究的核心方向为“雕塑与公共艺术的东方学和方法论”;重点方向“空间表现中的科技语言”和“纤维艺术的思想与突破”。下设八个工作室研究方向、八个实验室、七个研究所,形成教学、实验、研究三环一体的教学与研究结构。致力于以生为本,推行教学融通、研究互通、素养贯通,发挥学院整体的教学力量,促进一专多能、多元融合的教学目标。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艺术视野,掌握多重媒介,思想跨界融通与具备时代精神的艺术专门人才,构建集专业教学与艺术创作、自我更新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模式。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下设的雕塑专业、公共艺术专业、纤维艺术专业均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历史的首创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将始终围绕中国美术学院“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以望境塑心,立德树人为新时期的发展主旨,研究探索其在教学、实验、研创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方法论体系。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