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计算机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的计算机系,于2022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山西省高校较早设置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自成立以来,在历任领导班子领导下,硕果累累。2008年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支撑学科,201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跻身于山西省学科建设的先进行列。2014年获批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师类)、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专业和1个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截止2022年6月,共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师62人,行政人员6人。教授7人、副教授24人;博士14人、在读博士6人;拥有校内硕士生导师40人,校外导师26人;拥有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导师2人和多位“双师型”教师。本科生1300余人,2022年秋季工程硕士研究生将达到210余人。
学院现有13个科研平台,其中6个省级科研机构:山西省“1331工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山西省1331工程产业学院、山西省职业教育大数据科技创新中心、山西省大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计算机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7个校级科研机构:赵鹏创新工作室、太原师范学院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感知研究中心、太原师范学院教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太原师范学院产教融合研究中心、太原师范学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太原师范学院大数据技术应用工程中心、太原师范学院传感技术及智能应用实验室。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配备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目前学院下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物联网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和公共教学中心,拥有20多个实验室,面积达2624㎡,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456余万元。由数据中心,软件创新(基础、应用、工程)实验室、大数据技术、数字电路及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室、网络实训室、物联网基础实验室、物联网应用实验室和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等14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省级示范实验中心;由8个公共基础实验室组成了公共基础教育省级示范实验中心。
学院一直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为核心,以人才培养工作为根本,按照“行知统一、造就良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博学、团结、创新”的校训,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形成了“双师型”的鲜明人才培养特色:“师范生”既具备教师的职业能力,又具备工程师的能力;“工科生”既具备工程师的能力,又具备教师的职业能力,同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围绕计算机软件、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究内容,近年来,学院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0余项,总经费达800余万元;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活动及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多项,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勇于创新的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75%以上,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进入新时代,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信创)背景下,立足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学院将进一步开放办学,提升内涵,发挥优势,积极与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开展深度融合,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切实解决工程难题,为中华民族培养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的现代信息产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