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人民医院
一、医院概况
邢台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5年,是邢台市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为一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全市780万人民的医疗健康服务任务。
医院设有南、北两个院区,开放床位2615张,设有临床科室77个,医技科室18个,现有职工3089人。南院区为老院区(位于襄都区红星街16号),占地7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以妇科、产科、儿科,血液、内分泌、肾脏内科、消化等相关内科为主;北院区为医院新院区(位于襄都区襄都北路818号),规划用地335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700张,一期建设22万平方米,床位1600张。新院区设计新颖、时尚、大气,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是一所现代化的崭新医院,是医院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新起点。
医院先后引进彩色功能CT -飞利浦光谱CT、PET-CT、西门子3.0T磁共振、飞利浦1.5T磁共振、联影、美国GE 双能剪影数字化X线机、岛津大平板多功能X光机、飞利浦霓彩大平板血管造影、飞利浦全功能高端悬吊DR、西门子大平板血管造影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临床诊断依据和尖端治疗手段。
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历届全会精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医院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为实现了医院全方位发展与提升提供了坚强引领与保障。
二、学科技术优势突出
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单位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7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33个,整体学科能力达到省内先进、全市领先水平。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内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单位:神经内科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小儿外科、病理科、普通外科(不含胃肠)、胃肠外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
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新生儿科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急诊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儿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小儿外科、病理科、普通外科(不含胃肠)、口腔科、胃肠外科
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科、肿瘤内科、泌尿外科、输血医学、儿童保健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急诊医学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肿瘤外科、小儿外科、放射影像科、妇科、医学检验科、产科、康复医学科、护理学、血液科、医疗美容科、皮肤性病科、风湿免疫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内分泌科、烧伤科、核医学科
医院在各学科平衡发展,注重创建国家、省、市重点学科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集群的发展,重点发展肿瘤学科集群、心脑血管学科集群、儿科学科集群、妇产学科集群。学科集群的建设促进了多学科综合发展,也极大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
三、“医、教、研”协同发展
医院坚持“医、教、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由临床型医院向医教研并重型医院”的转型。医院以医疗为中心,教学、科研为两翼,在做好医疗主体工作的前提下,做好教学工作,为医院、为邢台乃至更大范围培养优质的医务人员。医院重视科研工作,把人才梯队作为医院科研的核心支撑,促进医院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学术水平。
尖端技术
医院坚持“高峰引领”发展理念,引进PET-CT、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立“3D打印”中心。多项医疗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微创手术占比达到41%以上,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71%以上。
医院先后成为国家第一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京津冀影像结果互认医院;成为“国家胸痛中心”“中国高级卒中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衰中心”“河北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河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在疑难重症疾病救治能力上进入省内排头兵行列。
科学研究
医院成为国自然、省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成立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河北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重点实验室”“邢台市感染性疾病诊断重点实验室”“邢台市乳腺肿瘤研究与防治重点实验室”。邢台市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邢台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邢台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设在我院。
医院制定《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的规定》,激发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和撰写论文的积极性,科研、论文的数量和档次逐年提高。近三年,医院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教育教学
医院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北医科大学非隶属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张家口学院医学教学实习就业基地、承德医学院专硕研究生培养基地、河北北方学院教学医院。目前共有内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放射肿瘤科、全科、重症医学科等18个专业基地。自2015年开始住培招生以来,累计招生790人,培训结业学员500余人,目前在培学员227人。2022年,首次招收34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来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3年招收83名。
医院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培训质量,累计安排760人次带教老师外出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师资培训,不断提升师资带教水平。
人才建设
近年来,医院实施“人才兴院、科技兴院”战略,推动人才工作与医院发展同频共振、互相促进。现有正高职称152名,副高职称360名;博士研究生65名,硕士研究生87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3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省三三三人才32人。
一流服务
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实现院前预约、院中诊疗、院后随访信息全覆盖;推行医保床旁登记、院内导航、智慧导医、电子陪护证,重构了服务流程;实行“人员轮转、设备不停”等20项便民举措,延长工作时间,减少患者二次往返;开展“小举措大爱心”服务竞赛,每年优选10项全院推广;成立肺结节、肺癌、肝癌等20多个专病多学科联合门诊;推行“诊间结算”“医保刷脸支付”,高峰时段平均就诊时间缩短3分钟;设立“病员服务中心”“退休护士长导医”,群众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医院主动融入大局,充分发挥“一院两区”“医联体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作用,以公立医院公益性为根本,为邢台市发展大局贡献坚强的医疗健康保障。
医院承担国家、省市指令性任务,完成多项急难险重任务。参与了邢台7.19救灾,获得邢台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积极做好援疆、援藏、援外与基层帮扶工作。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出色完成多项急难险重任务,先后荣获“河北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医院科学抗疫先进医疗队”“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五、荣誉榜
医院连续三届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离退休先进党支部”“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百佳医院”“河北省巾帼文明岗”“河北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河北省最美医生”“河北省最美护士”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和先进个人。
六、医院文化
医院定位:在京津冀一体化大格局中,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整合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助力分级诊疗,建设以医疗为主,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应急为一体,以诊治本地区与周边地区危急重症和疑难疾病为重点的区域医疗中心。
愿景:建设国内一流三级甲等医院
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健康邢台”建设,按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提升医疗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让疑难危重症患者就近看好病。
院训:厚德敬业、精诚团结、追求卓越
核心价值观:患者至上、服务第一;诚信正直、厚德谦和;团队合作、包容共赢;爱岗敬业、激情奉献;忠诚事业、爱院如家;开拓进取、追求卓越
宗旨:提供优质健康服务,提升服务人群生活质量
院歌:生命的守望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