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朝阳区

修复学院

一、成立时间及历史变革

修复学院前身为成立于2015年11月27日的修复研究院。学院的成立旨在整合校内修复力量与资源,建立和发展修复学科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高层次修复人才,推动修复专业的科研发展和学术进步。学院成立以来,逐渐接手传统壁画、油画、卷轴画修复工作室的教学研究工作,对分散在各院系的教学资源、空间、设备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3+1+1” 即“传统壁画修复工作室/油画修复工作室/卷轴画修复工作室+科学实验室+材料工作室”的组织框架。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业内权威专家学者,扩充师资梯队,设计修复专业课程,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艺术品修复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

学院从2020年开启首届本科招生,专业为“文物保护与修复”,现已招生两届,从2021年开启首届硕博士研究生招生。现已形成涵盖大陆统招、港澳台侨联招、留学生在内的本、硕、博学生结构,学院教学体系建设平稳推进。

二、培养目标及特色

本科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基本修复能力的专业人才,即兼具艺术与科学研究能力、人文素养、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语应用和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经过1-2年的通识基础教育,学生将进入传统壁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卷轴画工作室进行各艺术门类的修复方向专攻。通过4年制本科专业学习,学生拥有较高的美学和哲学思想,具备绘画造型基础和材料运用能力,广泛了解美术史和修复技术史,建立科学辩证的修复理念,初步掌握一项艺术门类的修复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及实践问题的能力。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基础课程以造型和人文学科主要课程为基础, 主要包括传统造型学科、美术史、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等,此外专设的交叉学科课程有:修复理论与修复技术史、文物摄影、材料化学、 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操作等,这些课程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成果。除此之外,“实践”是修复学科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和专业落脚点,二、三年级将重点进行各工作室的修复实践教学,引进国内外业内权威教授和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独自修复操作的能力。四年级要求学生于协议单位进行实践学习,实习考核纳入本科学分,并且要求学生根据在实习过程中针对修复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完成毕业论文或报告。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