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扬州

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扬州水韵千年、文脉悠远,已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学院办学地点位于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紧邻扬城央核之文化地标“文昌阁”,毗邻5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瘦西湖公园,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便利,人文习俗醇美。

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溯于建国之初的苏北师资培训学校“教育专修科”,历经多次调整和更名,2006 年起更名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合署办公,2016 年学校成立扬州大学学前教育学院,2022年起学前教育学院与前两者合署办公,并形成目前“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截至2024年5月,学院共有在籍全日制本科生791人,硕士研究生293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39人,另有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29人,自考助学学生1400余人。

学院发展质态良好。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3个本科专业,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3个授权点,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办学层次丰富。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专分别入选国家和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前者更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目录。学院还设有江苏省民办教育研究中心、扬州大学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及基础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是江苏省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中学校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扬州大学普通话测试站也设在本院。

学院师资队伍以教授为骨干,副教授和青年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素质精干、品行卓越。现有65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3名(其中三级及以上教授5名),副教授20名,专任教师队伍博士化比例达93%以上。教师崇文尚德,自强奋进,先后涌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江苏好人”、“最美扬大教师”、“高尚师德奖教金”荣誉获得者等多位先进典型人物,多名教师入选省、校人才工程项目,其中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名、省“社科优青”2人、获省“双创博士”称号4人,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人。教师在各级各项教学大赛中表现突出,曾获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省师范院校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等多项教学荣誉。

学院践行“开放融合、共赢发展”理念,重视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与培养模式,在为基础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中赢得自身发展。截至2024年5月,学院在深耕邗江、仪征、江都、广陵、高邮等扬州本土区域基础教育服务领域的基础上,次第拓展服务至南京、无锡、常州、泰州等省内市域,已签建27所中小学和18所幼儿园教育实习基地,与陕西、甘肃、海南、广西等省外区域建立合作联系,服务对象涵盖地方政府、中小学与各类幼儿园(所),培养层次周覆本科、硕士乃至博士,合作形式不拘共建、委托、项目投标等多种模式,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阶段全面贯通,“开放、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新形态不断深化的办学特色。

学院秉持立德树人、质量为先的教育理念,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从拓宽知识视野、型塑职业能力和涵育教育情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制度优化和实践创新相互辅弼,“学、思、练、赛”一体贯行,在体现教师职业要求的同时注重师范生高阶能力养成。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兼程并进,学生学业成果斐然,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近5年来,多篇学生论文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学生学业论文获评江苏省优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学生在全国、全省挑战杯大赛以及江苏省师范生技能赛大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一等奖2项、互联网+大赛江苏省三等奖1项、“挑战杯”竞赛江苏省特等奖并全国三等奖1项、首届全国研究生科技强农服务乡村振兴大赛一等奖2项。获1名同学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1个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1项成果荣登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榜单Top100。

学院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诸多学术领域形成了团队和特色。截至2024年5月,学院教师及其团队共承担省部级以上教育规划、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在研国家级项目13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30多部,形成10多份有影响的高质量智库成果;科研成果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一等奖1项,省高教学会2022年度高教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1项,1等奖2项。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担当,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突出学科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党建引领下“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走深走实,奋力谱写“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新篇章。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0 次浏览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