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成立于2011年,其历史可追溯到国立兰州大学1946年创办地理系及1958年设立地质学本科专业。
兰州大学地质学科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学科群建设学科及甘肃省重点学科。学科立足西北,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秉承“大道无垠、精诚致远”的院训,强化专业特色,瞄准学科前沿,以科技创新和高层次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广泛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古植物与古环境保护、岩石圈演化与超大规模成矿作用、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等特色方面成果丰硕。
学院现有地质学(包括地质学和环境地质2个方向)、地球化学和资源勘查工程3个本科专业,共计4个专业方向,地质学获批2021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甘肃省地质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古生物学》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9个实践教学基地和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在国际上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具有长期稳定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46人:双聘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18人,青年研究员4人,讲师7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基金委优青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待计划入选者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0人。
学院具有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注重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实施科研培训计划,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本科招生按大类招生,三年级开始分专业着力培养专业素养,“本-硕-博”培养体系完整,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在50%以上,整体就业率在80%以上,在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