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阿拉尔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畜牧教研组、兽医教研组在1958年建校时就已存在;1980年以畜牧教研组、兽医教研组为骨干成立畜牧兽医系;1998年由动科系、生物基础部的遗传、生理生化、动物学教研室和园艺系的蚕桑专业合并组建成动物科技学院,2008年更名为动物科学学院,2021年更名为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近65年的发展,目前学院教职员工91人,其中教师66名。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5人,硕士2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比例为93.9%;职称结构上,有教授25人,副教授23人,讲师17人,助教1人,正高级实验师1名,高级实验师2名。学院教职工中有党员60人,处级干部4人、科级以上干部各13人。学院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天山英才”“兵团英才”5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获得者1人,兵团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中青年领军人才3人,有兵团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院现有机构为2个系和1个教研室,分别是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草业科学教研室,4办1委分别是党政、教务、科研与研究生管理、学生管理办公室和学院团委,1个实验中心。有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和草业科学3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894人,研究生227人。学院秉承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生产一线实用人才,自建校至今,累积培养各类毕业生8000多人。

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科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西北唯一一个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获批《兽医传染病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3门省级一流课程;获批兽医传染病学、兽医临床诊断学、饲料学等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慕课4门,AI课程8门;2门课程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院现有教育部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兵团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教学能手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能手1人;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全国专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全院教师主持各级各类教学项目10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0多篇,出版教学类专著7部。开设了“悬疑讲堂”和“牛精英”大讲堂,线上线下听众累计超过20000人。

近五年,学院累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项,经费6000万元,持续保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校内领跑优势;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出版学术专著31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6项,制定地方标准8项,17名专家入选自治区和兵团产业技术体系,其中领衔专家6名、特聘专家11名。建成农业农村部环塔里木畜草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畜牧科技兵团重点实验室和兵团塔里木疫病诊断与防控工程实验室等三个科研平台。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获批建设。学院教师聚焦主产业,积极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扶贫和科技宣讲,成立6个科技服务团队,1000余人次在南疆五地州和兵团4个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服务,受众达1万余人。20多位教师常年奔波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足迹遍布南疆大地,口碑传遍天山南北。3名教师获兵团“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向南发展精准扶贫畜牧技术服务团队”获兵团记大功表彰,涌现出了以祁成年、高庆华、格明古丽、胡建军等为代表的羊圈教授、马业巾帼、牡圉卫士。

学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院获自治区及兵团“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和“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4人获自治区、兵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23年学院获第一批兵团“五共同一促进”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