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 银川

宁夏少数民族医药现代化重点实验室

宁夏少数民族医药现代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 2011 年10月由教育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7年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

实验室依托宁夏医科大学,围绕宁夏少数民族医药学、中医学、及中药学的教学科研资源优势,形成了“医、教、研、产、学”五位一体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

实验室以宁夏少数民族医药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宁夏少数民族医药学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形成了三个特色优势研究方向:(1)宁夏少数民族医基础理论及文献挖掘整理研究;(2)宁夏少数民族医临床诊疗技术研究;(3)宁夏少数民族药作用机理及产品开发研究。

实验室主任由宁夏医科大学牛阳教授担任,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64 人,其中博士占58%,高级职称占76.5%,40岁以下研究骨干 11 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岐黄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自治区特殊津贴3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宁夏“313”人才3人,“312”人才 7 人。实验室总面积4200㎡,50万以上精密仪器设备24台件,总价值约4500余万元,能够开展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细胞学、药物制剂、药理及药效学等宁夏少数民族医药基础研究。

经过多年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果:1.对宁夏少数民族医药文献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出版了系列医学著作;对四性四液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重构和丰富了医药理论框架;2.以优势病种为先导,制定了脑病、胃肠病等一系列疾病的诊疗规范;遴选了正骨等特色适宜技术,对一批技术进行了规范化研究;3.对枸杞等一系列道地药材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药效物质群,开展了品质评价和质量标准研究;对民族药特色方剂进行系统研发,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院内制剂;4.编写出版了宁夏少数民族医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系列教材,弥补了教材编写的空白,完善了宁夏少数民族医药教学体系。近十年共获得科研立项354项,经费达1.39亿元,出版专著67部,发表论文702篇,其中国际高水平论文224篇,专利80项、获奖33项。实验室在宁夏少数民族医药学发展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验室也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民族医药研究的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继续秉承着“传承、守正、创新、融合”的理念,围绕宁夏人口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团队学科优势,凸显地区资源特色,聚焦宁夏高发病、常见病,梳理现有成果,做好中医学与西医学、中医学与药学、中医学与民族医学的交叉融合,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宁夏特色方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2)宁夏特色效验方防治内分泌疾病的量效机制研究。(3)宁夏特色药物防治消化道疾病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4)针灸推拿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传承创新为驱动、以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为目标,加快临床技术转化与推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体系建设,达到西部医药研究领先水平,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宁夏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需要。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