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兰州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于2010年为满足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新能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由兰州交通大学和武威市政府联合成立,2011年开始招生。2011-2018年,学院低年级在甘肃省武威市、高年级在兰州校本部培养。从2019年开始,学院停止在武威校区招生,全部在兰州校本部招生培养。经过近13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智慧能源、新能源动力系统和绿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为主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特色学院。学院坚持“价值塑造与形成、人格养成与修炼、知识学习与探究、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以“崇尚优秀、追求卓越”的精神,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参与区域新能源产业、轨道交通和绿色智能建筑的建设发展。

学院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本科专业,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700多人,各类教职人员4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后2人,2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获得甘肃省青年科技奖。并在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和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学科专业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学院建有甘肃省高等学校新能源发电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布式能源和微网国际联合实验、兰州交通大学-法国逸莱轲公司智能电气设计联合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STC高性能单片机联合实验室。在中国华电新能源公司、华润电力、甘肃公航旅新能源集团、省电投、敦煌大成聚光热电有限公司、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建立了1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建有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装备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电子与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航空电作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储能系统与运行控制技术创新中心、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氢能联合研究中心、双碳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其并网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与优化控制、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技术、储能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新能源动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有1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的奖励,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专利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近年来,学院加大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交流步伐,先后与英国卡迪夫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交流。在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欧切斯、兰州海红技术股份公司、达华节水科技公司和甘肃碳投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2018年学院加入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能源子联盟,2020年加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能源转型及新能源、能源互联网和绿色智能建筑的大力发展,为学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院正紧紧围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努力把学院建成新能源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西北乃至全国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及绿色智能建筑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招生类型

研究生类型介绍
评论:0
暂无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热门学院

资讯排名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40000-52125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8:00-24:00
简章对比
· 最多添加10条
选择类型
最多对比10条
开始对比 清空所有简章
同级推荐
热门简章
侵权投诉